當我們看到新加坡的中小學學生在上課時用英文侃侃對談,心中甚是羨慕,覺得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就該從小開始,可以增加與國際接軌的競爭力。但是,當2023年的新加坡,有71%的華人小學生在家裡主要說「英語」時,母語被消滅的現象,台灣人接受嗎?
當我們看到新加坡在1972年提出「語言接觸時間」的概念,希望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其他科目(公民、道德教育、數學、音樂)的比例要在三年內提升至40%,導致超過60%的學生在國小畢業考試不及格時,老師用華語教就聽不懂,何況用英語來授課的質疑就風起雲湧。
但是,新加坡在1979年採用了「教育分流系統」,成績在前60%的小學生會進到「正常」的雙語組,接受「六」年的中等教育,其次的20%學生也會進到雙語組,只不過要唸「八」年的書,而倒數的20%則進到單語組,只專注一種語言的學習。試問,用成績貼標籤的雙語學習模式,台灣的教育接受嗎?
正因為新加坡的「教育分流系統」很現實,升學考試以「英語」應考,重視升學的華人家庭害怕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點上,也就造成小孩「全英文」的風潮,連自己的福建話、廣東話等母語也不會說了。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採「全英文授課」,難度遠比台灣倡議用「課室英文」來學習的雙語教育高得多,那台灣的雙語教育為何一再被質疑?
正因為很多政策執行者只追求表面的數據,用量化的數字來美化雙語的成效。「由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常常讓第一線老師未理解政策初衷,「用國文教就聽不懂,何況用英文來教」、「抽象數學連國文講都講不清楚,怎麼用英文來講」等廉價質疑就非常容易引起共 鳴,造成雙語教育被汙名化,也種下失敗的根。
筆者支持「雙語教學」、「全英文授課」,但是Open your book!Sit down,please!Raise your hand!這類幾句簡單的課室英文絕對不是「雙語教學」。這種論述很容易引起政策質疑者的訕笑,也未切中「雙語教學」的核心。政府更應思考台灣的語言政策定位在哪裡?中文、英文、本土語乃至於新住民語言,台灣的孩子在學習上如何負荷?雙語教學搭配的各科英文教材準備好了嗎?各縣市政府花大錢向下延伸英語教育至小一、小二,相關的英文配套教材有出來嗎?還是小一、小二甚至小三都在反覆學著英文單字?
升學考試加入「英聽」,已經讓這世代的孩子在聽說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雙語教育的推動若只是淪為表面的「課室英文」,只為了美化上課有使用英文的數據,沒有營造全英文的學習環境,半調子的雙語教育被人看衰,也註定種下失敗的果。
作者:林柏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