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已屆三年,國史館出版《李登輝總統僚屬故舊訪談錄》一書,針對李登輝生前對於許多重大政策的抉擇考量,從幕僚群與許多黨政人士的觀察,可以一窺重大決策的秘辛。特別是在政權交替,民主轉型的思考,尤其的關鍵,也可以視為何以台灣能夠民主轉型?但習近平卻帶著中國走回毛時代,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兩岸政治轉型的關鍵,甚至是兩岸何以越走越遠的關鍵。
在李登輝身旁幕僚們的訪談中可以看到,他對民主政治的理念有相當的堅持,即便作為蔣經國學校畢業生,學到的是對中國官場的治術,而不是對於獨裁威權的崇拜。在這點上,根據黃主文的訪談提到,馬英九因為支持委任直選,而讓李登輝嗤之以鼻,也可看出縱使親歷威權獨裁時代,更在強人底下做事過,李登輝與馬英九的民主素養就截然不同。這也是為何李登輝任內,縱使是野百合學運也未遇到流血清場,但竟然在2014年太陽花學運時,就出現流血鎮壓行政院抗爭事件。兩個總統都曾受教於蔣經國,素質卻是高下立判。
而正因為李登輝對民主政治的堅持,在1990年開啟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解除動員戡亂時期,把最後的緊箍咒廢除。同時,李登輝支持總統直選修憲,開啟國是會議處理一系列政治改革議程,甚至李登輝曾一度為不樂見民主政治中反對黨消失,鼓勵企業界接受民進黨募款,讓政黨政治不成曇花一現,奠定台灣的民主根基。
最重要的是,1997年李登輝就宣布不再參選2000年的總統,這過程中的壓力以及淡然不為人知,但在李登輝前辦公室主任蘇志誠的書中曾說,當時李登輝身邊許多人勸其連任,壓力很大。最後仍是李登輝拍板決定不再競選。同時,即便2000年總統選舉前,根據訪談顯示,所有身邊幕僚都認為連任篤定,李登輝也相信必勝,卻在意外失去政權後,能夠立即對陳水扁當選人啟動政權移交程序,這在中華民國總統史上是空前的創舉。
而這點就和習近平有極大不同。習近平2012年接掌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中共軍委主席,胡錦濤裸退、一次交出權力。照理說,當時中國政治運作已經出現規律化,有一定年紀上限,有二任的成文規定,卻都遭到習近平一人否決,徹底破壞從鄧小平以來訂下的政治規則。這和李登輝有很大不同,李登輝是從獨裁者手中接過政權,再把萬年執政的政權轉型成為民主。習近平卻是從已經有一定政治改革的中共政權手中,將威權改成獨裁,全部都是習核心,一夕回到文革、毛時期。如今,像是前外交部長秦剛落馬的案例,沒有人知道中共內部發生甚麼事,而這關鍵就在台灣轉型成民主化、透明政府,中共走向極權之路。
最後,我們可以看到,一位領導人的素質對國家發展帶來重大差異。台灣是在李登輝意志下,轉型成民主國家、總統直選、國會改選、政權和平移轉,但中國不只做不到民主轉型,整肅異己、修改任期成為終身領導獨裁者,習近平放不了權力的誘惑,因此把全中國拉進去陪葬。
如今,不只兩岸關係越走越遠,中國和美國、日本關係也大不如前。同時,台灣因為屬於民主國家,美日都是核心盟友,朋友越來越多,領導人的抉擇是關鍵,更影響了國家的前途、改變了整世代人的命運!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