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近日以一篇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瘋狂攻擊賴清德,並指賴清德是麻煩製造者,會挑撥台美關係等等。但以當前的台美關係形勢,誰才是真正的破壞者?說要調整兵役的又是誰?多次出言羞辱AIT的政黨又是誰?賴清德的白宮行本質說得是正常國家願望,藍營政客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不只傷害台美關係,更只是被中國利用的卒子!
其實,從1949年中國國民黨為首的中央政府遷台以來,陳誠、嚴家淦兩位副總統分別在1960、1971年到美國白宮訪問,並先後獲得甘迺迪、尼克森總統的接待。但在1979年以前,白宮真正害怕的還是國民黨貿然反攻大陸,因為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故,美國將有高機率被捲入台海戰爭。但美國並無此意,更不想為了圓國民黨的夢被迫要打一場極可能得世界大戰。因此,對白宮來說,副總統訪美的重點多數時候都在探國民黨政府的虛實。
但在1979年以來,由於美國和台灣已經沒有官方關係,美國又強化了與中國的同盟關係,基於美中蘇三角外交的戰略,美國希望能藉中國牽制蘇聯,進而打贏越戰。此刻則是台灣與美國關係最黯淡的一段時光,不只是副總統訪美不可能,甚至台灣各中央層級的官員,特別是部長級的首長訪美都困難。這現象必須到冷戰結束,以及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台美關係漸有質變才開始改變。
如今,過境之名行訪問之實的過境訪美,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布的數字來看,副總統到美國過境,早已經超過十次。這數字有兩個意義,實質上當然是告訴中國,這已經是好幾年都有得案例,中國若借題發揮就顯得無理,甚至可能是自找麻煩,承認賴清德訪美。但另有意義也是,提醒民進黨切莫大作文章,因為這不是甚麼了不得的突破。
此外,我們若真的從國際政治面來看,賴清德所謂的訪問白宮說,其實說白就是美國對其賦予政治意義。因為,郭台銘也進過白宮、達賴也到過白宮,到白宮訪問其實可以代表許多意涵,不應當直接賦予特別的政治意義,此次美國政府擴大解讀,其實根本上來說,也是不樂見在美中關係要進行盤整之際,台灣攪亂一池春水,變成另一種中美軍機擦撞的意外。
但其實,不管是賴清德口中所說的進入白宮,或是白宮、中南海二選一的政治意義選擇,都是民進黨長期追求的國家正常化黨綱及原則。不論是哪一個政黨,不可能會認為總統能夠訪問白宮會是一見多大壞事,甚至陳誠、嚴家淦都已經去過白宮,當時國民黨政府也是偏安台灣,難道代表訪問白宮就是台獨?為何要去接受中共的定義?就不能站在台灣的立場多加思考。
持平來說,金融時報事件並非敲響台美關係的喪鐘,更絕不顯示賴清德與美國信任關係已經質變。因為,不管如何,相較柯文哲或侯友宜的親中或投機,賴清德仍舊是最堅定親美日、遠中國的候選人。站在台灣利益角度思考,其實應該不分朝野都支持肯定,替中國憂心或刻意搗亂台美關係,絕對都非台灣全體人民之福!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