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出多少惠台措施,主要目的只是想消耗、掏空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及技術力,姑且不論是半導體赴對岸中國設廠、農產品銷售,甚至近年推出的農林22條措施,其目的皆在利用台灣先進技術,彌補中國產業空隙和加速相關產業升級。此外,基於維護統戰面子之目的,中國涉台系統及地方政府過往推出許多青創政策,藉此吸引台灣年輕人赴對岸創業、就業,增加對中國人的認同感。簡單來說,中國所謂讓利的惠台措施,主要是想把台灣人與企業吸引過去,吸納我國的資金、技術及人才,並希望以經濟利益換取我方企業或個人的政治認同,此為其對臺政策及統戰的重要環節。
ECFA存廢與效力是觀察北京當局惠台措施的關鍵指標,但所謂的惠台措施並無法像ECFA嘉惠在臺灣生活的民眾和企業,因中國產業扶植政策強調在地本土業者成為重要優先發展項目,並將國家創新能力視為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引起美國警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就是希冀透過政府政策利多來提高工業產能,支持IT、機器人、航空航太、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和醫療器械等技術與產業。不過,涉及海峽兩岸重點技術與產業的發展項目多有重疊,如綠能、生技醫藥、智慧機械、國防產業等,基本上是相互競爭的狀態,並伴隨美中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之後,台灣被迫得選邊戰,都是弱化台灣對中國向心力的關鍵。
在兩岸競合的過程中,原先台灣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層面發展優於中國,但隨著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因「改革開放」後經濟起飛,在各領域的發展程度已突飛猛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台灣長年的經濟發展面臨停滯的風險,除了近年半導體相關產業表現佳,其餘產業年輕人低薪、就業困難的問題仍存在,迫使過往有不少台青前仆後繼地前往對岸尋求發展機會,但中國經濟發展卻面臨「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加諸疫情之後失業率暴增、出口產品失去競爭力,已無太多讓利資源進行惠台措施,甚至會把台商在當地資產當成獵物來實施「共同富裕」。
美中持續昇溫對抗,與全球地緣政治衝突的升高,台商從過去的左右逢源變成左右為難,但台商要完全撤出中國市場並不現實。因此,如何厚植台灣經濟力、增加回台灣投資的吸引力,我方必須在中共二十大後變化釐清局勢,與時俱進調整包括台商輔導、台商回臺投資、新南向政策等既有基礎下,以因應未來可能的挑戰。職此,台灣若能持續維持經濟競爭力,北京當局的惠台政策的利多措施將無法構成太大的吸引力,華而不實的惠台措施及日益縮緊的政治環境,不僅難以吸引企業和台青年西進,甚至因政策資源分配不均而引起中國當地民怨,因政治因素限制下惠台措施恐怕走入盡頭。
由於中國內需仍有一定誘因,台商也在中國市場長期耕耘形成產業聚落,且穩投資穩就業政策下,中國地方政府勸留、提供優惠措施等因素,使得具規模、有資源的大企業,同時選擇轉移產能和就地轉型因應。但對資源有限、無法選擇轉移產能的中小企業,要留下就地轉型或退場撤出,則是兩難的課題。政府需以全方位的思考提供台商適當的因應策略和協助,如在創新及改善產業結構上有所建樹並有效改善國內就業環境,解決企業、人才外流之問題,也加速中小企業返台投資。鑒於全球供應鏈轉移、國際情勢轉變等因素仍持續,除了因應中國惠台措施力道減弱的趨勢下,建構符合台商回國投資之經貿環境需求。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