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內閣確定宣布總辭,新上任的陳建仁內閣的任期約莫一年,直至2024年1月總統大選結果出爐,抑或可以依憲政慣例,延長到明年520新任總統交接再宣布總辭。不少在野黨立委或政論名嘴業已開始詛咒陳建仁內閣是「看守政府」或「過渡內閣」,若要達到「溫暖堅韌」為組閣目標,筆者建議新閣揆不妨效法日本,針對未來提出探索型的射月計劃(Moonshot)計劃。
首先,先說明何謂射月計畫?1957年10月,蘇聯將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1號(Sputnik-1)送入太空,「史普尼克」在俄語的意思是「衛星」。同年11月,蘇聯又成功發射第二顆人造衛星,並搭乘一隻名叫「萊卡」的狗。此為美蘇冷戰的轉折點,代表蘇聯可將人造衛星成功發射至外太空,當時徹底震驚美國,打破美國自詡在導彈和航天領域的領先地位。至1958年1月,美國緊隨其後將丘比特-C火箭,搭載著探險者1號(Explorer-1)發射衛星成功升空。
再者,射月科技衍伸的意義為何?阿波羅11號計劃的成功,不僅實現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1年宣示的承諾:「美國會在本年代(1960年代)結束前,把一個太空人送到月球上並把他安全帶回來。」射月思維是指選擇一個巨大的、看似無法克服的問題,並使用顛覆性技術為該問題提出根本解決方案的方法,其中的想法不是尋找小、漸進的改進,而是瞄準一個劇烈的改進,或者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三,日本目前是全世界面臨高齡化威脅最嚴重的國家,所以日本政府積極投入各項探索型的射月計劃等25項射月計劃,分別截至2035至2060年的實現時間,並運用產學合作模式力爭獲得在解決少子老齡化等問題時,又能同時創造新産業的效果。日本政府希望仿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使其成為開發出互聯網和全球定位系統(GPS)。職此,日本為了創造有可能明顯改變生活和産業的「破壞式創新」,強化自上而下型的射月計劃研究,例如:
- 日本未解決少子化、老齡化的社問衝擊,希冀將農林水産業的一線和工程一線完全變為自動化和無人化,結合AI機器人系統的開發,以積極應對應對勞動力不足;
- 日本開發基於機器人和活體組織的賽博格化技術,人工冬眠技術透過弄清動物冬眠的機制,將其應用於人類。據稱,通過定期冬眠,有望實現長壽等,讓國民生活更為健康;
- 日本為了兼顧環境和文明的均衡發展,將生産活動産生的廢氣和廢棄物全部變為資源加以利用,將開發自動回收海裡塑膠垃圾,使之變為資源的技術,提出至2050年消除地球上垃圾作為長期目標。
第四,希冀陳建仁內閣是有前瞻性的團隊視野,從創造對利用持續爆炸的數據、治愈最具破壞性的疾病、進一步發展元宇宙技術等,射月計劃所蘊含的科技技術倘若能更進一步實踐,將是一個劃時代的巨大飛躍。該術語最初的意思是「遠射」(射擊月球),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較低,但仍然努力且結果必然會非常豐碩,現今各國廣泛使用射月一詞,為了目標而實施的計劃是具有探索性、開創性,雖然沒有保證盈利或收益的情況下進行,也無法對潛在風險和收益進行全面調查,即表示瞄準一個崇高的目標。
職此,目前各國主導的射月計劃具有造福人類的巨大潛力,因為射月不只是依賴於雄心壯志的思維和實驗,亦能認同快速失敗的理念,現今不同規模的科技公司都採用了射月的思維方式,開發各項科技計劃來解決影響人類的巨大問題。最後,筆者希冀期許陳建仁內閣能仿效日本:推出台灣版的探索型的射月計劃,讀者不要誤會是要求陳建仁內閣要發展登月計劃,以前瞻性的思維來解決台灣未來會出現的政策難題,並提前研擬政策方針來對症下藥。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