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營業者要幫助這些,政策上面沒有大補帖,完全需要靠自己時間與勞力換來的市場的超小型業者,有甚麼管道可以獲得更多客源,這些超小型業者,比方某些餐飲業者,被檢舉油汙空汙問題,就得買設備去改善,這些獲利相對巨大、大型、中小型企業,都是屬於超低毛利的超小型與微型企業,要怎樣花大錢進行升級,完全不在同一個量級,超小型與微型營業者,就算工作個五十年,也不及一個上市櫃公司,一個月的公司預算。
政府透過青年創業貸款,將一堆從原本的勞動市場的人口拉出來,甚至很多申請青年創業貸款的人,本身就是非勞動人口,一個沒有產品的非相關工作經驗的人,都能夠透過創業去取得貸款,創業資格竟然是透過網路上課幾個小時(將近五天收看時間),就能取得貸款資格,也就讓青年創業貸款變成,只要找到人頭,短時間就能從政府與銀行團手上獲得大筆人頭貸款後的資金,完全被挪到其他用途,很難被及時發現。
短短的幾天,大概就是三週到四週時間,就能跑完流程,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能完成網路上課、營業登記流程、銀行貸款流程,創業準備週期與動輒半年的正規企業,完全是六分之一的時間,最後一堆失敗的創業者產生。
政府招募的青年創業輔導員對產業不了解,公務員不可能全方面了解,每種產業的創業艱辛,任何行業都有本身的矛盾點,政府與公務員是無法全面了解,也就是說一點,政策錯誤真的比貪汙還可怕。
青年創業應該要先有產品,再推動與鼓勵創業,而非期待營業登記,就少掉一個失業率,一個失業數字被包裝到「青年創業」的「營業登記」概念就是,讓一個沒有工作的人,銀行先貸款一筆錢,讓你變成暫時變成沒有失去工作的數字,最後悲劇就發生了。
具有勞動生產力的人,並非具備商業能力!
任何商業公司最注重的人才是業務能力,業務要到處拉訂單這件事情叫做「商業斡旋」,就是說就算是巨大、大型、中小型企業,全部都是在業務能力上面,很著重這件事情,青年創業貸款只管營業登記時間,而非去看產品的半年內新創程度,很多人可能很會製造產品,完全沒有銷售經驗,有能力的人,並非表示很會買賣,具備能力的人跟很會推銷產品是兩個發展面向。
很多狀況都是會製造的人,通常不懂銷售訣竅,會買賣產品的人,多半不從事生產與製造,也就表示一場失敗的創業,就開始被發生,當我花了五天時間看完了 20~24 小時的影片,這對我人生完全沒有幫助,那些創業者的影片,是從多場演講與公開的演說當中擷取,並非政府對於市場與需求面去拍攝。
很多科技業的產品,是在一個小車庫開始,任何變成巨大、大型企業的公司,都是先有「產品」才去「商業登記」,就是當年在學術交流上使用的臉書, Facebook 前身只是美國的大學學術交流版,先是進行了大學生之間的試用,最後確認產品特性,定調之後的臉書的產品特性,才開始商業模式,經歷三年過程,說到這邊轉頭來看青年創業。
要一家半年內新的營業登記業者,半年內能把台灣市場摸透,那麼就是政府在跟青年創業者開玩笑,隨便路上走著看到的招牌的公司都至少好幾年起跳,業績也是普普通通,業務被罵翻的一堆,就算是開業好幾十年的老闆,也會擔憂所謂的業績,我不能理解,短短半年就能把台灣市場吃下來的人,到底能力有多強大?
如果,一個新創事業體的創業者,能半年內打下江山,還需要跟政府申請青年創業貸款,早就一堆人捧著現金,請求「入股」投資,怎麼本末倒置到這種情況。
政府詐欺了青年創業者,青年創業貸款是一場「錯誤的惡夢」。
作者/李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