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繼2022年11月28日的地方選舉大敗後,又逢嘉義市市長選舉,與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失事。本土派內部陷入檢討聲浪,彷彿凜冬已至,國家隨時陷入消亡的態勢。再加上,隨著賴清德作為民進黨黨主席的唯一參選者,在全國各地舉辦黨員檢討會,意欲貼近基層民意,從而作為日後帶領民進黨的重要參考。
今年年初,又因蔡英文政府拍板定案將超收的稅額,除了挹注於基礎建設與健保外,並普發六千元給台灣民眾,卻引起了黨內不同聲音。比如立法委員高嘉瑜、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等,甚至使基層民眾對於這兩位具民進黨籍的政治人物表示抗議。然而,若在此時此刻依照網路輿論、部分基層黨員的意見開除之,對於泛綠陣營的整合,是否有益?
本文認為,若對照本土陣營的對手–國民黨過去的經驗。將爭議人士開除黨籍後不但未見整合成功,反而迎來了總統大選接連的挫敗。換言之,「抓戰犯」在此時此刻,無關大局。其最大的效果,僅僅只是平息眾怒罷了。此外,在行為上不違背黨的基本規範為前提下,都應屬於個人的言論範疇。當然,在這次檢討聲浪中,不論對手與部分人士,皆對於蘇貞昌院長執政表示不滿,希望負起政治責任下台。退一步而言,就目前由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政府,所面臨之問題在於「中生代」是否有足堪承繼行政院院長與眾多閣員的人選。更何況民進黨政府於中央執政成績是否亮眼與地方選舉關聯性並不大。整體來說,還是新聞輿論與網路的討論,致使將「道德」議題政治化,並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使政府必須疲於奔命的回應。距離2024年總統大選前,應迅速整合泛綠陣營。
另一方面,關於近期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雖然吳怡農仍以些微差距,不幸鎩羽而歸。不過從其參選的過程,未以攻擊方才膺任市議員的王鴻薇即跳入此次補選一事,足以豎立「選舉價值的典範」。長遠來看,此役對於台灣的「民主鞏固」與凝聚共識來說,是有所益處。不過,就其結果來看,2023年的台灣選舉仍未走向「價值與政策」的說服,反而充斥族裔、派系與組織的綁樁。如果說都市型的選舉形態,況且如此。那麼,如何讓政治「論述」成為選舉的依據,或許還是得熟稔「台灣社會運作的底層邏輯」為前提,加以型塑個人特色。
最後,或許2024年本土陣營仍需透過「抗中保台」的論述讓藍綠歸隊,但是近期國人個資外洩,足見台灣島內,敵國的協力者之眼線仍遍布全台各地。如何在政府機關杜絕此事的再發生,以及修復長期以來台灣島內國家認同分歧的問題,這一條路看似遙遙無期,卻似乎是「成為台灣人」必須背負的共業與原罪。
作者/ 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