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眾所皆知的常識是這樣的,中國對台灣,包含機艦擾襲台灣防空識別區及台海中線、以及在台灣週邊舉行各種型態軍事演習在內,各式各樣具有威嚇、壓迫及侵略意味的軍事活動,在進入2022年以後,有日益猖狂的趨勢,不僅對於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國軍、同時也對整個西太平洋的和平穩定,形成新的風險與挑戰。
進入2023年以後,雖然由於其自身舉國體制之下,既拙劣且悖於專業,還兼帶有髮夾彎性質、從堅決社會面清零的極端,轉向幾乎完全撤廢防疫管制、形同爛田準路的防疫政策,導致中國當局目前正處於焦頭爛額的狀態,但中國當局並未就此放棄併吞台灣的妄念,也從未排除武力「統一」台灣的可能性,甚至還繼續對台灣施展兩面手法,一方面由該國習近平國家主席在2023年新年致詞當中,以與台灣一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共通的「兩岸一家親」作為通關密語,佯裝成追求和平的樣子,再由新任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接力,試圖以「邀集有識之士共商統一大業」一類的名義,架空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治理;但另一方面不僅持續以機艦擾襲台灣,更在最近的行動中將其擾襲台灣的前緣,逼近到中華民國領海鄰接區台灣北部段附近上空的程度,顯示中國當局對台軍事活動,行為態樣與惡性仍在持續升級,也因此,合理預期,2023年對台灣的國防安保方面,肯定也不會是輕鬆的一年。
為了加速亡羊補牢、補齊人力物力等各領域缺口,因應國際社會所普遍研判,認為將隨著時間推進,逐步升高風險的中國侵台可能性,近年來民進黨政府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在裝備方面,有斥資新台幣近2400億元的「海空戰力提昇計畫特別預算」、自製潛艦及F-16V升級等案作為里程碑;在人的方面,則終於在去年年底下定決心,宣佈自2024年起將兵役役期自4個月重新恢復為1年,而在訓練方面,也終於開始慢慢向西方先進國家的現代標準拉近、導入各種實戰化訓練。雖然蔡政府的國防政策與具體作為,還有能夠改進的地方(例如海軍中型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從延宕到流產所浪費的時間與預算),但整體來說,仍然是在朝正確的方向—亦即為「盡可能自力擊敗中國、重挫其對台全面侵略戰爭犯意,所進行的各方準備」—前進當中。
理論上,如果是正常國家的正常在野黨,面對敵國的侵略危機,應該會選擇與執政黨團結一致、共抗敵國的路線,以力求不在國家認同及國防安保等相關問題上失分;但,由於台灣國際法主權地位的特殊性—當前的台灣,係由在舊金山盟國對日和約中遭放棄主權、因此主權尚待終局確定的台灣與澎湖,與在國共戰爭中落敗、最終只剩下金馬等少數原有母國領土的中華民國政府嵌合於一,且係1648年隨三十年戰爭後的「西發利亞」和約,確立主權國家基本觀念以來,罕有的「自治的政治實體」—與主權國家的仍待建立,加上中華民國政府長期的教育及語言等政策介入影響,導致當前台灣至少存在3種國家認同態樣—台灣、中華民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此一國家認同的分歧,不僅在中華民國台灣的民主化以後,讓每一次全台選舉,都有成為無血內戰的情況;同時也導致與作為敵國的中國聲氣相通、甚至奉承其意旨的中華民國台灣最大在野黨—中國國民黨,可以用「棲身於台灣現有政治體制」作為其掩護,去從事各式各樣的活動,進而試圖降低台灣民眾的心防、擾亂台灣社會論議國防安保問題,甚至是減緩台灣建軍備戰的速度。
在論述上,中國國民黨的某些要人,所採用的路線主要有3種:
1.配合中國誘導台灣與其從事談判的攻勢。
例如對2024年總統大選躍躍欲試,已經達到人盡皆知程度的該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無視於1938年慕尼黑協定等等證明「談判、協商或對話,都無助於消弭侵略者野心」、血淚斑斑的歷史事實,也刻意忽略「中國當局對台灣,只願意與中國國民黨等親中政黨進行會談,因為這些親中政黨全都願意成為中國在台的代理人、自甘為中國對台的細漢仔,而不願意與民進黨政府,循一般正常的國對國平等模式,進行不以吞併對方為目的、也不預設其他前提的各種協商」,可預見的未來也難以改變的現況;多次誑言,宣稱「只有國防加對話,才能確保台海和平」。
2.將台海和平的責任倒置於台灣一側,並撩動台灣社會部份民眾對戰爭的恐懼等情緒,強力宣傳,以在台灣社會創造並固著「選民進黨=戰爭」的連結。
例如現任該黨副主席的連勝文,以及在選前就對此不遺餘力的趙少康等泛藍名嘴、媒體人之流,無視於「最晚從1990年代民主化以後,台灣建軍備戰的目的,就只是為了維護自身現有的生活方式、體制,以及將來自主選擇國本定位的可能性,不因外在侵略、或裡應外合式的滲透顛覆而被改變,只會阻擋中國對台侵略,而不可能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的事實,不僅與朱立倫等人同調,宣稱對話能夠降低衝突發生可能性,其間更有人宣稱當前台海局勢緊張,純係民進黨政府操弄兩「岸」局勢、挑釁「對岸」所致,目的在於透過謀取緊張來謀取最大的政治及金錢利益;同時也宣稱「如果2024年不幸由民進黨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筆者註:此處應在指涉賴清德)執政,對上對岸務實的『武統』工作者,兩者對撞的結果,就是讓我們的寶貝孩子」被迫走上戰場」,一方面為侵略者開脫興釁的責任,另一方面則在創造與事實嚴重相悖的「選民進黨=戰爭」連結,其間誤謬可見一斑。
3.從各個角度離間對台灣有相當影響力的友好非邦交國家,散布懷疑這些國家對台友誼及關係紐帶的言論,以降低台灣社會對這些國家的信賴與期待。
此一路線最常見的是疑美論,例如橫亙長達至少30多年的美國武器相關論議,從美國刻意對台拉高武器售價、到美國出售武器是二手貨或甚至破銅爛鐵,都一直有該黨政治人物、以及傾向該黨的媒體或名嘴在主張,進而要求民進黨政府減少或甚至停止向美國採購武器,「將買武器的錢省下來,發展經濟或民生」,而這樣的論調跟中國的相關主張恰好相應;或如去年地方大選前後所出現的「半導體供應鍊去台灣化」,其中就有「台積電赴美設廠,是美國掏空台積電在台灣基礎的表現」之類的論調,不僅刻意不見台積電仍將最先進製程根留台灣,同時也需要就先進國的半導體不同需求,進行全球化布局的事實,更是離間台灣住民(特別是認同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側)對美國信任度的一項毒計。
此外,基於國家認同定著於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側的台灣住民,長期存在疑日、甚至仇日的心態,疑日論也是他們的操作對象之一,例如日本東北五縣「核」食相關爭議、以及釣魚台/尖閣諸島主權論議。
另一方面,值得持續注意的是,中國國民黨籍的立法委員,特別是長期久居國防.外交委員會的某幾位,例如吳斯懷及馬文君之流,常在該委員會對台灣的國防安保,扮演類似程咬金式的角色,或長期緊盯特定裝備建案(如馬文君之於自製潛艦),運用其預算審查權限,不時以並不合理的理由、試圖以提案刪減預算等等的方式,去干擾台灣自行建造潛艦的進度,或在審查總預算案時,配合黨團意志,運用類似網路領域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的手法,意圖以大量提案癱瘓議事。一旦2024年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復辟為多數黨,中國國民黨的立法委員諸公,恐將配合中國當局「弱化台灣國防心防」的意志,將這些招數玩得更加誇張。
綜上,關於「面對中國對台威脅日亟,對台灣而言,中國國民黨是不是及格的在野黨」的此一問題,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對面對中國持續壓逼的台灣來說,中國國民黨的表現距離及格還非常遠,「中國國民黨之於台灣,猶如親俄政黨之於頓巴斯發生局部衝突、乃至於俄羅斯全面發動侵烏戰爭之前的烏克蘭」,並不算是過分的評價。
只是,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們,在自甘為中國對台侵擾壓迫的馬前卒之前,也應該為實際上發生率並不低、但卻不在你們考慮範圍內的「如果中國對台軟硬侵略,最後全部歸於失敗」多加思量,並且基於這樣的可能性,為過去的錯誤向台灣與國際社會誠心懺悔、調整自己的認知跟言行,否則亞努科維奇或梅德維丘克(筆者註:前者為烏國親俄派總統,現已逃竄到俄羅斯,後者為親俄派富豪兼政客,於俄羅斯侵烏開戰後被捕)的今天,就會是你們的明天!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