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原任台北市中山.北松山選區立法委員的蔣萬安,於去年11月26日九合一地方大選的台北市長選戰中,在「三腳督」式的戰局中仍獲得勝選,並於12月25日就職,且任期尚有1年多的時間,因此必須舉行補選,中國國民黨徵召甫以2萬5千多票在信義.松山選區獲得連任、並也與蔣萬安同日宣誓就職的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而民進黨則徵召在2020年立委選舉中,以1萬3千票之差惜敗於蔣萬安之手的吳怡農;1月8日投票日結果揭曉,王鴻薇以60,519票(52.3%)、5,780票之差,贏過吳怡農的54,739票(47.3%),成為該選區的新科立委。
由於立委自2008年改採並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緣故,中山區與松山區北部20個里被畫為同一選區,該選區整體基本盤長期呈現藍大於綠的態勢。
2008年第1次新制立委選舉時,受到親中泛藍系媒體以所謂扁家弊案為由,對台灣社會進行疲勞轟炸式洗腦,社會整體風向大大有利於馬英九與其中國國民黨的影響,中國國民黨所提名的候選人—蔣孝嚴,以逾6成的得票率,擊敗得票不足4成的民進黨對手郭正亮。但,此後該選區立委選舉的藍綠得票比例,大致上呈現持續拉近的趨勢,2012年蔣孝嚴初選失利、中國國民黨改提名羅淑蕾,而民進黨則也派出時任台北市議員簡余晏,藍綠得票百分比拉近到56.07%對42.31%的程度。
2016年立委選舉,因為2014年柯文哲以無黨籍政治素人之身當選台北市長、提倡所謂新政治,而且大勢也不利於太陽花學運後局勢江河日下、又因黨提名總統候選人「換柱」爭議,導致黨勢雪上加霜的緣故,民進黨、柯陣營與其他部份非國民黨勢力合組在野聯盟,在該選區實質支持友柯且具綠色色彩的精神科醫師—潘建志,而中國國民黨則由蔣孝嚴之子蔣萬安,在初選中擊敗羅淑蕾、獲得黨正式提名,原本在野陣營頗有希望拿下該選區,但在綠社盟不願意參加在野整合、執意派出李晏榕的情況下,導致在野陣營分裂,因此蔣萬安最後仍以將近1萬6千票的差距贏過潘建志,成為該選區的新科立委。
2020年立委選舉,雖然台灣整體政治局勢有利於競選連任的蔡英文與民進黨,民進黨提名的新人—吳怡農,又有在北部都市比較吃得開的投資銀行及國際事務專業等形象,但最後吳怡農仍以約1萬3千票(或6.04%)的差距惜敗於蔣萬安。
而以區域細分,中國國民黨長期在松山區北部20個里保持優勢,2008與2012年這2屆選舉都獲得壓倒性的6成以上得票率,即便是蔣萬安競選第2任的2020年,最終得票率也有55%以上,而民進黨只能先從中山區下手,經由地方經營的方式一步步拉近、翻轉與中國國民黨之間的黨勢差距,進而尋求。
而這次的立委補選,大致上仍然延續「以整個世界的狀況來看,自武漢肺炎爆發疫情以來,全國性選舉多半不利於爆發之初的中央執政黨」、「中國與其在台協力者,雖然投注在干擾新舊媒體輿論風向等等的資源有減少趨勢,但民進黨自身卻因中央黨部自蔡總統以下,從決定提名機制、直到選戰具體操作為止,都有相當程度的失誤,累積疊加而成1126大敗」,以及「民進黨尚在選後檢討療傷期,賴清德尚未正式接掌黨權、遑論重新正式確立黨路線,又在超徵稅收部份還錢於民的論議方面,產生進退失據的情況」的基本態勢,整體盤勢仍然對民進黨較為不利。
王鴻薇雖然不免因為既已宣誓就任新一屆台北市議員、但卻仍接受黨徵召出馬角逐立委補選,而被人譏諷為落跑議員,但她在政界的生態區位有點類似當年的羅淑蕾,都是泛藍民代中具有比較高媒體能見度的打手,從林智堅的所謂論文案、再到陳時中擔任衛福部部長期間的疫苗等所謂防疫爭議,幾乎可以說無役不與,並在其中操弄泛藍選民、集中其「仇恨民進黨」的意識,而在他們之間獲得相當的知名度與好感,而這次補選的競選過程,王鴻薇除了在政見會前後提出正面一些的「建構社會安全網」等政見以外,仍延續其仇恨動員、甚至不惜含血噴人的基調。反觀吳怡農,則堅持乾淨競選,一方面就當前的兵役役期等國防安保論議,就其專業提出見解,另一方面則堅持不抹黑對手、不插旗、不掛看板等等的乾淨選舉風格,甚至在選前最後一晚,一反台灣選舉選前之夜多辦造勢的慣習,邀請大小朋友觀賞兒童劇團演出,可以說與王鴻薇形成相當的對比。
而這樣的清新選風,輔以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等人的從旁協助操盤、加上民進黨核心支持層的危機意識重新回溫等因素,反而讓吳怡農在本次補選當中,縮小與對手之間的得票百分比差距。
以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台北市長部份的台北市分區得票而言,可以將陳時中的得票理解為民進黨的基本盤,這次市長選舉陳時中在中山.北松山立委選區中的松山區北部20里,共計獲得19,209票,而中山區則得40,233票;而在相隔1個多月後、投票率僅有43.35%的立委補選中,吳怡農在松山區北部20里竟能獲得17,843票、在中山區也獲得36,896票,都有民進黨在市長選舉得票的9成以上,可以說吳怡農這次選舉有達到喚醒選民危機意識、重新鞏固民進黨基本盤的效果;但,相形之下,王鴻薇鞏固基本盤的效果則明顯不如吳怡農,去年的市長選舉中,蔣萬安在松山區北部20里獲得30,883票、在中山區獲得50,224票,但王鴻薇在松山區北部20里獲得24,467票、在中山區則拿到36,052票,固票率落在約7~8成之間,顯示泛藍基本盤選民對這次補選的投票意願明顯不如泛綠。
所以,配合可預見未來的局勢發展,我們可以這麼理解:
1.本次補選吳怡農再度落敗固然可惜,但可以說是一次惜敗,不僅拉近與對手的得票百分比差距,同時也穩住選區基本盤、使之不再發生潰散,加上自2008年以來民進黨從未拿下本選區議席、本選區長期以來選民結構藍大於綠,以上等等的因素綜合參酌後,筆者認為不應苛責吳怡農。
2.在國際局勢已經不像2008、2012及2016年三次總統.立委大選,仍然存在對中綏靖的空氣,反而已經開始意識到中國在國防安保、防疫及高科技等各種領域對世界的危害性,並開始尋求各種防堵的現在,合理預期台灣也將在此般背景下,展開2024年總統.立委大選的選戰,而中國國民黨在仍然與中國保持相當的曖昧關係、同時也不願意放棄親中的情況下,若仍執意傾向經濟、就業及社會民情等各方面已經正在邁向全面破敗,同時也被國際逐漸加強圍堵的中國,很可能並不一定能夠像去年的九合一地方大選般吃香,民進黨與整個台灣本土派的選民,是時候從去年的敗選、以及選後由中國在台協力者所製造出的種種雜音走出來了,事情並沒有那麼悲觀。
3.而民進黨若能在未來一年,由賴清德以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的身份,重新確立黨的政策與路線,既能夠重新激起基本盤的支持與投票意願,同時也能開拓游離選民票源,並統合黨內各派系,而吳怡農也能夠順著這樣的國際態勢與民進黨的新路線,在未來的民進黨立委黨內初選當中,繼續爭取2024年的提名,同時也不放棄清新選風等等的堅持、並與在地實力派繼續協力深耕,2024年本選區的選戰,王鴻薇不一定穩贏。民進黨能否在守住中央執政權與立院多數黨地位的同時,在本選區獲得更大的突破,端看主事者、候選人與地方實力者,能否在確立正確的路線與目標後,同心協力,再創新局。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