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近期公布的「印太戰略報告」稱中國為「主要合作國家」,與致力對抗中國的美國印太戰略迥然有別,然報告中「建構以規範與規則為基礎的秩序」、「重申台海和平穩定至關重要」等內容又符合白宮立場;另外,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李昌洋近日表示有意加入美國聯合韓日台組建的「晶片四方聯盟」,但強調該聯盟並非旨在排擠特定國家,其所指的特定國家顯為中國。前開諸般說法突顯南韓平衡中美不選邊站的外交戰略,然此戰略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顯已不合時宜。
美國是南韓最重要的軍事盟友,但南韓卻缺席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線,何以致之?其一係因南韓經濟上依賴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其二是其亟需北京協助應對北韓威脅,正因南韓在經濟與北韓問題極度倚靠中國,致不願跟隨白宮圍堵中國。
然而,中國賦予南韓的「利多」已隨國際情勢轉變而消逝。首先在經濟上,南韓從今年 4 月至11月已連續八個月出現貿易逆差,主要係因中國景氣下滑減弱出口動能所致,《韓國時報》日前就直指南韓經濟對中國依賴過深,致受衰退的中國經濟拖累;另外在北韓問題上,因俄烏戰爭促使美國更加重視台海安全,加劇中美對抗,於此態勢下,中國定會設法唆使北韓於朝鮮半島製造事端,以分散來自美國的壓力,南韓希冀中國抑制北韓威脅的期望勢必落空。 當南韓「親中紅利」不再,美國又在亞太區域漸漸完善軍事、科技、經貿等各方面對中國的圍堵,南韓如果未參與其中,或僅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將難以獲得美國投注於此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將會流向台灣、日本、越南或亞太區域其他積極參與抗中的國家;舉例來說,在美中半導體競爭下,從2018年至2021年,台灣、越南在美國半導體市占率分別增加7.7和6.4個百分點,而南韓卻反而由13.2%降至11.2%,此消彼長的趨勢,突顯中美不選邊的南韓,正錯失重要的戰略機會。
作者/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