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近日在新冠疫情不斷延燒之下,有人就在微博上感慨:「香港發錢、澳門發錢、台灣發錢、中國發燒」,引發超高流量的熱議,甚至有人將當代的中國人比喻為「人礦」:讀20年書、還30年房貸、養20年醫院,引發全網轟動,逼得官方的網信辦迅速地將「人礦」一詞抹去,立馬從中國的網路世界消失,先前熱搜的詞彙,包含:「躺平」(中國青年「不回應、不反抗」)、「潤學」(中國青年能Run就Run的移民海外風潮)等也召到官方的無情對待,甚且連自嘲生來被剝削的「人礦」,連被官媒批評的機會都沒有,就硬聲聲地從網路世界消失,卻又永遠烙印在中國人心中。
嚴格來說,這些敏感詞彙倘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遭到屏蔽和封殺,相對來說反而會引起更高的關注,屢試不爽。此外,筆者並不認為人礦寓意:「讀20年書、還30年房貸、養20年醫院」有任何語意失真的反革命意義,前者讀書20年就當「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後者就當「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尤其,「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此等口號不就是北京清華大學已故校長蔣南翔,終其一生所執著的教育思想之重要組成,在清華園的教學大樓裡處處可以見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百年不敗的清華」、「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精神標語。
更何況,經由對岸網民的抽絲剝繭,「人礦」最初指的是人是一種「資源」,最早出現在1984年的中共黨煤《人民日報》上。今日,路上想要鑑別北學大生和清華學生的差異,清華學生絕對會告訴您:「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它不僅濃縮了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而且早已成為清華人的奮鬥目標和鼓舞清華人堅持體育鍛鍊的座右銘。人才就是人礦,50年的實踐證明,這一口號的價值和影響早已超出了體育領域,它在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人才方面留下了許多深刻啓示。職此,清華在當代中國網民的形象就是高大上:學校地位「高」、校園面積「大」、但一般人很難考「上」清華。
不過,隔壁的北大學生可能有不同的反思:人才倘若變成人礦,表示中國的人口紅利政策將人當作礦產提煉,更能延伸中國的考試體制,形容高考宛如區分人礦的成色,考試結果不好的,當礦渣扔工廠裡處理。有更為激進的中國網民更進一步揭示:當代的中國人只要一出生下來,就注定被作為消耗品使用,於是讀20年書、還30年房貸、養20年醫院,一輩子被剝削、壓榨套取利益,最後還被買賣人體器官,是為終極「韭菜」。事實上,體制上的不公正將人所分類各種階級實屬無可奈何,但人可不能欺負人,體制上幫著一部份特權階級欺負廣大部分無產階級,那就是「韭菜」也要開啟革命的活苗。
反省一下,「人礦」若顧名思義指人被視為一種類似礦產的資源,諷刺不把人當人看,讓筆者頓時想起馬克斯主義非常強調的詞彙:「異化」。異化(Alienation)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心理學家認為異化是一個人失去了自我實現的方式和動力,感覺失去了作為人擁有的主動性,成為了一個工具,成為了被消耗的產品的一個過程。因此,異化讓我們的人性不再完整,讓我們跟自身的關係變得異常的遙遠。事實上,外在世界的壓力或內在世界的混亂都可能引發和激化出異化的狀況,倘若黨國體制一味地加快「中國夢」的節奏,而不注意照顧中國民眾的精神健康和需求時,很可能就會陷入異化的治理漩渦中。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