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太空發展法》,象徵台灣佈局未來太空領域的法案,其背後意義代表台灣衛星製造與發射技術的重大進步,政府對太空產業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尤其以「國家太空中心」的成立宣示最具代表性,該中心被期許要發揮台灣在半導體、精密製造等優勢,甚至聯合產、官、學、研的力量,讓台灣相關產業能順利打進全球太空產業鏈,並積極打造與全球太空產業鏈能夠接軌的創育生態系統,讓大專院校的太空或航太科系成為下一波的明星科系。
太空產業能夠成功轉型成具商業價值的經濟活動,與廠商透過研發技術革新讓發射成本的下降,終究能擺脫國家政府的財政預算依賴,成為有自主創收的產業經濟體系。當然,以Elon Musk投資助益下Space X公司最具里程碑意義,其所研發的可回收技術,促使2018 年發射的Falcon Heavy重型獵鷹火箭,能創下了每公斤僅1,500美元的價格,是有史以來衛星發射成本的最低紀錄,讓眾多廠商業者願意持續投入太空產業鏈,新創投資者看待太空產業未來能有積極獲利的空間。
隨科技技術的進步造就太空活動成本下降與商業價值大幅提升,各國聚焦太空產業的未來發展,尤其以立方衛星技術也不斷精進,使其用更低成本提供相同的衛星服務,因此小型衛星未來也可能將持續主導衛星製造市場,台灣多家廠商已打入Space X及低軌衛星服務之供應鏈,開啟低軌衛星技術與空間雷射通訊的研發。例如:台灣業者目前多以提供低軌衛星成品之設備零組件(如天線、通訊模組、電源供應器、相關線材等),如台揚、啟碁、金寶、昇達科、同欣電、公準、穩懋、群電、台光電、華通等台廠業已成功打入低軌衛星的星鏈。
就以技術層面而言,空間雷射通訊技術精進的意義最大,按照空間雷射通訊技術系統功能劃分,其技術主要分爲:「捕獲跟蹤」、「通訊收發」、「大氣補償」、「光機電設計」等四類技術為主。在空間雷射通訊原理中在於空氣的擾動會致使雷射光束閃爍,接收的通訊訊號會產生極大的震盪,最大的影響是來自平面的擾動導致訊雜比降低,不過雷射、光學和光電子元器件技術的發展進步可降低資訊耗損,但空間雷射通訊迄今發展技術及應用上仍有一些缺點,如受氣候變化影響,倘若遇到雲、雨、霧、雪等氣候不穩時,空間雷射通訊受到嚴重衰減容易造成通訊中斷。
根據英國衛星應用中心(Satellite Applications Catapult)所做的評估報告,2021年低軌衛星的發射數量超越 2020年,預計2022年能發射1,600顆、2023年 超過1,800顆以上的規模。低軌衛星主要起源於Starlink、 OneWeb、Kuiper、Telesat Boeing等主要通訊衛星服務商,陸續展開「星群」 (constellations)之模式。全球大型衛星製造業者如Ga-EMS、Thales Alenia Space業已開發出多套衛星雷射通訊終端,SpaceX 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跨國電子商務企業如亞馬遜、臉書皆積極投入多項研發試驗並推出商業計劃開啟佈局。
未來的全球及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將會覆蓋全地表、全天候支援,其太空產業及低軌衛星範圍涉及運輸移動、農漁林牧生產、生活資訊傳播、遠距醫療與教育、防災與救難任務,及全球金融服務。然而,若將太空產業區分為上游-元件材料(微電子、微波、太陽能電池、先進材料、線束密封材料、航電儀器次系統);中游-系統整合(太空船、衛星發射系統、地面系統、衛星發射服務仲介);下游-衛星營運(遙測、通訊、氣象)等三類,太空產業看似是未來明日之星,但台灣廠商切入太空供應鏈爭取微薄利潤仍有隱憂。
筆者認為最大的隱憂,乃台廠依然以元件供應的模式為主,仍無法切入發射、營運、服務等太空產業鏈核心利益。職此,雖說打入零組件研發成為台廠兵家之地,因為空間雷射通訊技術涉及光電子、光學核心零件及模組研發使用,雷射光通訊技術和產業領域創新優勢,核心零件研發的智慧財產權爭奪會逐漸白熱化,政府針對廠商在相關技術突破上的政策輔導尤其顯得迫切。
作者/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