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安倍突然的逝世對台灣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一方面是安倍作為日本首相,在任內政策上包括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WHA,推動台日非官方的交流。而在卸任首相之後,也以私人身份發表對台灣議題的關注,亦說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日美同盟有事」,將台灣議題置於美日安保框架之中。7年前,安倍政權修改安全保障法時通過「存亡危機事態」,給予了一旦台海發生戰爭,自衛隊能夠出兵干預的法律依據,另外日本一再向美國確認,台灣有事是否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的範圍,亦獲得美國正面回應。
然而,多數人的疑問是,出身親中派閥宏池會的岸田政權,是否會延續安倍政權的親台政策。
事實上,在出任日本首相之前,岸田作為日本戰後連續在任最久的外務大臣(2012-2017),實質參與了安倍任內的印太戰略,另一位為河野太郎,在前次自民黨總裁選舉亦有出面角逐。而岸田在第二次內閣時,任命同派閥成員、被視為親中的林芳正擔任外務大臣,而讓人認為岸田立場仍偏對中國友善,但事實上,林芳正不僅是友中派,實際上更是親美派,甚至曾擔任美國參議員的助理。岸田在任命林芳正的同時,同時設置了「國際人權問題擔當總理輔佐官」一職,直指中國的人權議題,並由資深議員、對中鷹派中谷元擔任,更可以看出岸田並不是完全一味尋求經濟上友中的日本首相。
岸田上任後,除了重建日本受疫情所困的經濟以外,更是馬不停蹄的訪問其他國家,發揮自身的外交長才,不但完成了日美會談,新設置了經濟版 2+2 日美部長會議(經濟與外交首長)、以及疫情後首次的QUAD實體會議。在區域經貿合作上,支持美國的IPEF,更參與美國主導的藍色夥伴太平洋,重新重視與太平洋小國的經濟、外交連結,承諾挹注基礎建設的資金,以對抗中國一帶一路中海上絲路之企圖。
因此,在岸田主導下的日本,推動印太戰略已經成為自民黨內各派閥的共識,而岸田的野心不僅於此,在黨內保守派的壓力之下,岸田將推動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讓日本軍隊正常化,另外,與美國共同著手促進聯合國改革,目標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若能做到此地步,岸田文雄在歷史上,就會是繼承了安倍遺產,成功讓日本軍隊正常化、國家正常化的偉大人物。
作者/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