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的7月3日,正是旅美學者陳文成在台大離奇身亡的41週年紀念日,從1981年7月2日他被警備總部人員帶走約談,並且在隔日被發現陳屍在台大校園,此案不僅震驚台美兩地社會,更成為當時國民黨政府和美國雙方的人權爭議焦點,由於當時戒嚴體制跟黨國黑幕的作梗,此案遲遲未能真相大白,已經過了整整41年。
面對台大校友陳文成的死於非命,台大校方在拖延了40年之後,才在去年設立陳文成紀念廣場,甚至紀念廣場的說明牌內容,都遭台大校方刪除「警總定調為畏罪自殺」、「係遭殺害」、「轉型正義的地標」等重要事實說明文字,顯示出今日台大校方仍然深受黨國遺緒桎梏的不快現實,也突顯出校園轉型正義的遲滯。
不只是台大校方,當時負責此案的情治單位更是如此,如國安局一直抗拒解密相關檔案,甚至將相關內容以「國際情報合作考量」、「保護情報工作人員」的堂皇理由塗黑後才交給促轉會,但是國安局如此作為真的是基於「國際情報合作考量」、「保護情報工作人員」?還是只是為了維護內部殘存的黨國意識形態遺緒?相信公眾自有公論。
至於涉及陳文成命案的關鍵人前警總官員鄒小韓自1987年移民美國之後,相關單位從未曾認真追查鄒小韓的下落,任其消聲匿跡,為何政府不要求外交、僑務跟情治單位,甚至請美國方面配合找到鄒小韓,作為重新調查陳文成命案的突破口?是不能做,還是不肯做呢?
直到促轉會解散,陳文成命案仍然離真相大白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數年前曾有論者倪國榮談及陳文成命案,直言:「應個別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才能顯現政府決心,而非在總統府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美名下成為一個真相難以調查,沈默黯淡以終的官方檔案而己。」今日觀之,誠如倪國榮所言,落得「真相難以調查,沈默黯淡以終」的尷尬結局。
而造成這樣的結局,正是在於主政者的拖沓、投鼠忌器,讓國安局這樣的情治單位敢肆無忌憚的抗拒促轉會的調查,以及台大校方這樣的教育單位不斷阻撓陳文成紀念場所,主政者的態度決定了陳文成命案以及其他戒嚴時期政治疑案的促轉會調查未能得到突破,反而受制於情治單位內部黨國遺緒的結果,主政者難辭其咎。
明年是陳文成命案的42週年,到那時是否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刻,吾人實在難以樂觀,從命案的調查停滯、紀念場所的種種阻力在在提醒台灣社會,轉型正義的道路仍然道長且阻。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