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相安倍晉三不幸逝世的消息傳來,對日本參議院改選造成極大影響,參議院最終結果出爐,在改選的125個席次中,自民黨獲得過半的63席,超過改選前的55席,另共有35名女性候選人當選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自民黨大勝起碼為岸田政權帶來至少3年的穩定,自民黨內派系目前難有挑戰岸田文雄的人選,再次追求自民黨政權長遠穩定發展,亦為岸田內閣的施政目標。
遲滯不前的修憲議題再度開啟「政策窗口」
依選前據NHK出口調查,由自民-公明執政聯盟確定維持議席過半,且自民黨在本次改選後議席有相當大的機會可以在參議院單獨過半。此外,贊成憲法改正的「憲改四黨」自民、公民、維新會、國民民主四黨預測將穩定超過修憲需要的2/3議席,但自民黨內部對修憲議題也爭議不斷,能否凝聚日本修憲的國民共識,恐怕是岸田文雄內閣亟欲思考的戰略目標,安倍不幸逝世及參議院改選勝選應當是「政策窗口」。
前日相安倍晉三心心念念於修憲,主要示意識到日本在地緣政治中面臨的武力威脅,特別是來自北韓的核武、俄羅斯的北方四島、中國對東海及南海的進逼。事實上,起源於二次世界大戰敗後,由麥克阿色領導的「盟軍占領當局」(GHQ)佔領時期所撰寫的「和平憲法」,取代原有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和平憲法是被美國強迫的情況下寫成的,但此憲法的和平元素比起同為戰敗的德國、義大利僅放棄侵略戰爭的權利,但日本則被迫全面放棄一切交戰權。
二戰後的日本不正常,二戰前的日本才正常
安倍強調的和平憲法並非日本製造,正值和平憲法實行超過七十週年之際,安倍積極主張2020年日本新憲論,呼籲:讓日本恢復成正常國家。另一方面,安倍在任期內,外交上與美、英、法等國重新塑造規則與秩序,積極倡導日本應當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國防上則制訂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解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限制等,顯示安倍希冀以軍功產業作為日本復興的保障和支撐的具體實踐,當然此舉也造成中國官媒的痛批是「軍國主義」的復甦,更讓中日外交關係及直轉直下。
自2006年日本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倡議,至2021年完成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之常態化及機制化的戰略聯盟,日本透過印太戰略及四方安全對話的積極性的戰略轉型必然對正在中國崛起帶來衝擊,四方安全對話被外界評為「亞洲版北約」。尤甚,當前的自民黨政權目前推動的國家戰略轉型,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自民黨政權頗有將二戰後思維推向二戰前思維,其基本邏輯奠定,在於二戰後的日本不正常,而二戰前的日本才正常。
因為二戰前日本在改變束縛體制下強大,二戰後日本卻在適應體制束縛下生存,要擺脫戰略困境,關鍵在於要擺脫改造日本的戰後依賴美國保護的依賴性,促使日本在類似於二戰前般從改造世界中獲得動力。然而,在安倍內閣時期在戰略轉型的道路上,自民黨並不希望走二戰前道路(武力擴張道路),仍主張堅持二戰後發展道路(經濟大國道路)。此外,日本需要汲取二戰前自主圖強及二戰後依強謀富的經驗,重新確立起謀求財富和權力的獲勝戰勝,追求日本自己的國際威望。
中日建交50週年之際:將走上兩強並立的時代
二戰前思維及二戰後道路相互結合,可謂安倍政權思索戰略轉型的基本理念及基本路線,安倍更帶有國家機會主義的特徵,期待將日本帶往世界政治的中心。自民黨政權對外政策之戰略思維調整,對日本的戰略轉型和未來中日關係造成重大的影響,由於中國崛起後在地緣政治上與日本有激烈的競爭關係,如何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制衡或對衝中國,已成為日本國家戰略轉型的關鍵,所以安倍晉三堅持修憲賦予自衛隊更強大的因應作戰權力。前日相安倍不幸逝世的2022年,正值中日建交五十週年之際,恐怕也是開啟兩國關係史上兩強並立時代,日本需要修憲釋放國力方能自保與競爭。
作者/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