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一位香港同事告訴我一段「降旗」的故事。她說1979年香港回歸的那一天,她剛好回港省親,目睹英國國旗冉冉降下,然後另一面國旗昇起。她低下頭來思索:這一切都改變了,她從小熟悉和熱愛的香港,從此就會不見了!
她對我說:在現場的香港人一定有許多人知道這是怎麽一回事?也有許多人故作痴聾,強以為是:沒有香港,中國那會有外匯?都是中國人嗎!小孩子們看著維多利亞港放的煙火,跟著大人們的興高采烈!
25年後,當時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成人,不再是興高采烈,而是義憤填膺。百萬人上街頭,為的是保衛他們的生活價值,他們一向擁有而信任的「法治」,不受「北狄」任意襲奪和摧殘。百萬人中有不少中老年香港人,似乎來向年青世代告悔:25年前,他們沒有站出來 ,而令年輕世代今日必須「時代革命」、「光復香港」!
人家有的是駐軍,變裝的「特勤隊」、所謂自發性的「福州幫」,紀律嚴明,一聲令下,衝鋒陷陣,管你香港人的老弱婦孺;大事渲染海上浮屍,是因為有人畏罪自殺,或是姑娘被黑幫欺侮而滅証:說來說去你上街頭,少年書生你難道不害怕?有人要先寫遺書以明志,怕莫名其妙被作掉了,誰有能力為你申寃?套句魯迅的名言:(降旗的後果)「原來如此!」
在台北市有另外一段不同的「降旗」故事。台北有個很大的「紀念園區」,尊崇昔日的偉大人物。許多台北市民已經把這紀念園區視作「運動公園」,誰在乎巨大的陵寢,供奉的是何方神聖?有甚麼豐功偉績?沒有人會路過堂下,細數「九五之尊」的階梯數到底是多少數字?更見不到有人爬那「九五天梯」,登堂入室,瞻仰這位偉大人物?
還有那四週環繞園區的迴廊,多少年前有位市長誓言要把它拆除,稱作「開放空間」、「空間解嚴」!今日可有許多人士利用它:運動時,可避免烈日、雨淋之苦,廊內石椅,可當下棋、清唱、吹號、練琴,靜坐、練功之用,各取所需。兩側池塘各具林園之勝,四時花卉,爭奇鬥豔,各有不少粉絲拍照留念,更有人於空曠處,定時羣聚一起練舞。
每當傍晚,園區還有一齣大戲,就是舉行「降旗」典禮。一小隊憲兵壯士從大廳,整齊劃一步伐,踏上百公尺石板路到達國旗台前。時辰一到,放樂吹號,國旗冉冉降下,在廣場上年青的父母,都會要求好動的小朋友立正或站好,尊敬國旗。大概只有少數人會記得或聽清楚國旗歌的最初四字(山川壯麗),其它的歌詞重要嗎?
誰會記得是國旗是陸皓東設計的,大大的那顆星是代表中國國民黨(是嗎?)「滿地紅」代表國民黨先烈的犧牲。在廣場上對國旗肅立致敬的人民,目視國旗緩緩降下,表示我們的國家又過了國泰民安的一天,因而有一股強烈的感動。誰在乎國旗過去代表甚麼意思?充溢我們心中,感動你我的是今日她象徵和代表甚麼意義和價值,—- 這是你我「降旗」的故事!
作者/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