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我們與港澳的距離

  • 民意

自4月22日陸委會以「為解決來台就業港人只能居留、無法在台定居的問題」為由,宣佈將於5月1日起公佈新的「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修正案,規定「港澳白領專業人才來台工作,連續居留五年、且最近一年平均每月收入達基本工資兩倍,可申請定居、取得我國身分證」。

暫緩推動放寬港澳白領定居許可 陸委會:持續溝通化解疑慮。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暫緩推動放寬港澳白領定居許可 陸委會:持續溝通化解疑慮。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該修正案公佈後,由於條文本身所要保障的對象—港澳白領專業人才、以及認定該類人才的收入門檻之間顯有落差,加上技術上要讓港澳來台人士達到該收入門檻並不困難(例如開設空頭公司、假造相關文件),引發相當比例的民眾產生「中國與其香港當局、或者是有心的『愛國商人』,能夠運用規範的漏洞來洗人口、在台灣打造一支聽其指揮的投票部隊或甚至暴動預備隊」的擔憂,進而導致民情反彈;在部份社群網站上,反彈聲浪已經延燒將近2個禮拜。
另外,本次論爭還有以下因素介入:
1.陸委會、執政黨部份立委,以及參與論爭的相關團體(例如經濟民主連合及台灣香港協會),對於「這次修正到底要保障什麼樣的對象」的理解,出現一定程度的落差,是「讓因為政治因素而流亡台灣的香港難民,得以因修法在台灣生根」,抑或是想吸引港澳中高階白領或高資產人士定居,又或是出於填補勞動力缺口之類的經濟上理由,想要吸納基層勞動力入台,看法不一。
2.中華民國憲政秩序,基於歷史因素及國際現實,導致國家定位不僅錯亂、而且目前還無法徹底解決,並因此產生「應該如何認定港澳居民國籍」的問題。
3.蔡總統首度當選至今,由於諸多議題的論爭、以及論爭中不同立場群體間摩擦與不滿的疊加,在其民進黨傳統支持者及新進英粉之間,形成「台灣 vs. 中華民國」及「進步派 vs. 保守派」的斷層線。
4.執政黨特定派系的民代,以及同派系的網路聲量領袖,在論議之間試圖引導輿論風向,甚至試圖污衊反對本次修法的論者,稱反對者不乏受境外勢力煽動的情形、甚至很有可能是是網軍或假帳號。
以上因素交雜後,使得相關論議益加複雜,形成公共論議與各種情緒的大混戰。

依筆者管見,沿著上文所提到的2道政治斷層線,在2020年投票給蔡總統的817萬名選民,對於本次香港議題的立場可以分成以下2大群體:
1.民進黨的傳統支持層,亦即國家認同與思考本位定著於台灣,對社會議題傾向穩健保守、重視台灣利益的台灣本土非左派, 希望政府能夠將救助香港人的範圍,嚴格限縮在真正因政治事由而遭到迫害的難民,並嚴拒可能帶來各種負面影響的其他移民入台「洗人口」。這些人的考量點如下:

(1).國安因素

包含近30年來香港人口結構的改變(特別是單程證及雙非子女的作用力、以及因此而生的中國化傾向);對於香港一國兩制益加形骸化後,對於香港當局簽發各種公文書,就內容真實性等方面的不信賴;以及中國與其香港當局,在其間安插第五縱隊滲透台灣的可能性。

(2).台灣社會各領域資源與生活品質的因素

包含香港移民帶入熱錢後炒作房價的實例(與未來引進更多香港移民後,房價問題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以及對台灣人在就業、教育等資源產生帶來的排擠效應;還有生活品質惡化的可能性。
2.非典型的民進黨支持層—這類人有相當比例,認為「台灣.中華民國」不存在國家定位尚未釐清的問題,只有民主深化的問題—基於其傾向進步主義的立場、以及其對「救援港人」大義名分的贊許,對開放更多香港移民抱持歡迎的立場;並有執政黨多位政務官、立委及網路聲量領袖為其奧援。

筆者認為,在為本次修法而引發、宛如亂髮打結般的論爭尋找答案時,必須釐清以下的基本問題:
1.政治意義上的「我們台灣人」應該如何被定義?是否能夠接受「政治實體必須有有形的邊界、以及無形的判斷標準」的要求?
2.續上,香港人與澳門人應該被認為是外國人或本國人?
3.誰對香港及澳門當前的處境負有責任?
4.台灣對於香港當前問題應該抱持的立場?
首先,筆者同意「政治實體(或其他政治社群)都應該保有實存的邊界,並對『誰有資格成為其成員』設定相當的標準」。以台灣人來說,不僅應該認同台灣作為自己的國家,而且必須有實質的行動等表徵來彰顯此般認同,例如將台灣作為自身與家庭安身立命的所在、在台灣被侵略時挺身而出抵抗外侮,以及在中文及英文以外,學習至少一種的本土語言等等。
雖然目前台灣人還無法在不受國際現勢拘束的情況下,出於集體的自主意志及適正的法律程序,對當前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憲政秩序進行調整,但基於香港及澳門一國兩制已經僅存虛名、內涵已遭相當掏空的情況,港澳居民無疑應該被視為是外國人,而且必須綜合「中國是當前唯一有侵吞台灣意圖的敵國」的因素,制定更嚴格的規範。
而造成香港當前處境的責任,由於作為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其中一方當事國的英國,早在1949年時即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當時在中國內戰中敗象已濃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所以中華民國政府與其所附著的台灣,自然就不是需要對此負起責任的當事者。
當前香港的處境,很明顯是英國基於防務及香港人集體意志等因素的考量、加上當時中國當局的承諾所進逼,而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打下遠因;並在1997年後,隨著中國習近平政權(與奉承其上意的香港當局)近年來種種舉措的不加遮掩,而導致港人處境日益惡化。也就是說,中國當局對於當前香港及香港人處境的惡化,負有最主要的責任,而英國政府則基於香港前宗主國及命運決定者之一的身份,負有次要的責任。
既然台灣不是應該負有責任的當事者,而且正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近日發言所說,台灣正處於中國「混合戰」的前線,安全保障上必須更加悉心且周全的處理,則救助香港人的部份,也不應該如同某些執政黨立委,左一句「港澳同胞」、右一句「這時候廢除港澳關係條例,是在懲罰香港人」般的如此奮不顧身,必須衡量台灣內外局勢及風險承擔的能力,決定好意施惠(而非作為義務)的限界。因此,依筆者管見,救助真正遭香港當局迫害的勇武派在台定居,已經是台灣所能承受的極限,至於港澳的經濟移民,無論是高資產人士、中高階白領階級,抑或是基礎勞動力,建請政府與執政黨宜應打消引進的念頭,否則以政府當前能夠動用的行政資源與量能,就算有再洋洋灑灑的「四道關卡」等措施,也無法徒法以自行,對於台灣的安全保障,更有可能會種下禍根。

筆者不是不能理解「為何有人會對香港人產生『非救不可』的情結」這件事,但筆者認為救人也必須衡量自身能力,不應該為了過份的好意施惠而去影響到自身安危存立。雖然陸委會近日已表示將暫緩施行該修正案、加強溝通,但筆者仍然懇切希望民進黨府院黨與立院黨團,以及相關的民團,還有關心這件事的台灣人,在做出立場的選擇前,都能夠基於台灣本位的損益得失,再三思量、權衡利害。

作者/吳哲文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2-05-08 吳哲文

Post navigation

九天玄女與阿翰 → ← 普丁為甚麼要向以色列道歉 ?

Related Posts

候選人的靈魂考驗

民進黨艱困選區第一波徵召名單,挑戰永和選區的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因遭質疑涉入與前女友的私密影像,引發黨內熱議。其他外傳也在徵召名單內的雞排妹、苗博雅,也引起支持者、在地民代反彈。平心而論,就算強行徵召也喪失原有奇兵用意,對手只要一句「某某某綠營自己人也不支持」就徹底沒戲。 值得注意的是,高層未針對徵召人選背景做基本調查,類似模擬紅軍攻擊,藍軍守備,預判攻擊議題,事先預防並找出攻防漏洞的準備。雞排妹的形象反應兩極,爭議言行未受到嚴格檢驗,與李正皓的困境相似,而苗博雅參選至今,也還沒被深挖過祖宗18代。 政治修辭向來不脫爭議敘事的「雕琢與轟炸」,不同方向散播訊息,以影像、圖片或任何媒介種類的媒體途徑,改變投票意向。參選人的爭議言行就是最好的反宣傳素材,面對百百種污名化破壞人設的奧步,不能僅靠參選人的耐打程度。 雞排妹還未正式提名,在社群中已發現人身攻擊的耳語。而她日前回擊「難道以前徵召都黑箱?」正是暴露耐打度不足,至少在動怒這件事上,政治智慧有待提升,真正靈魂拷問尚未開始。立委選戰不比性騷擾風波,對手更不可能是翁立友,無法靠成功的新聞曝光,就贏得選舉。 傳出將禮讓的社民黨議員苗博雅,她個人風格強烈,也有不亞於雞排妹的辛辣言論,卻也因感情問題登上週刊,只要搜索關鍵字就有報導和專訪片段,不用懷疑只要選戰開打,又會淪為對手用來凝聚反同群眾的黑資料。 此外,高層佈局深意滿滿,眾人皆看不出邏輯。例如苗博雅為何選大安,而非她曾參選立委的文山區,為知名度或創造人設反差?坦白說,黨高層至少也應對媒體透露,進行間接溝通。 民進黨在艱困選區要「創造不可能為可能」,而非先認定自己無望,捨棄農場養成的戰力,再找自由球員,何況目前都找容易「炎上」的選手。好在選舉中各式攻擊都在正式登記後開始。 該慶幸的是,目前批評多來自支持者與黨員的憂心,而非對手攻擊,寧願懸崖勒馬,也不要陷入自家人內鬨的矛盾,特別候選人的靈魂考驗還未開始。 作者/陳建志

民進黨無厘頭式的立委提名策略

近日民進黨立委選舉推舉吳崢選新北第8區、曾柏瑜選新北第11區、並與李正皓合作選新北市第9區,外傳林飛帆、鄭家純、黃捷等人也被納入立委提名人選。看完這一則新聞,我想唯有「無厘頭」才能形容民進黨的提名策略。 民進黨提名名單,不僅毫無新意,過於牽強的選舉安排,只讓人看見背後滿滿的私心和算計。以地緣關係而論,黨中央若想要「拉拔」吳崢就不該在新北第8區(中和)而是該回到台北市第3選區,畢竟他之前也在該地選過2次議員,選民更熟悉。而李正皓先前也在中和區選議員,即使要跟他合作,放在新北第8區才是合理的決定。雖然台北與新北的地理位置很近,但是行政區擺在那,大搞「選將大風吹」可謂把當地選民當塑膠。 對此,我猜測是黨中央畏懼在地民代的反彈,不想要在同選區壯大吳、李2人聲勢,讓他們成為以後民代選舉的競爭對手。外傳讓黃捷空降選左營區選立委,也是同樣「調虎離山」的邏輯,至少她以後無法在鳳山區再選議員,若黨中央是這樣想,那用私心自用來形容也不為過。 至於找來林飛帆、吳崢、黃捷等人選舉,大打「太陽花牌」是看出黨中央與世俗有多脫節,2023年的主旋律是「通貨膨脹」,物價持續高升、房地產價格也高到難以購買的程度,由於時下年輕人是最苦於通貨膨脹的族群,因此對政府不滿程度高。若找來太陽花世代的年輕選將出來選立委,只會被外界年輕人視為「少年得志」,更加深時下年輕人的「相對剝奪感」,反倒更激怒他們。 民進黨中央想要得到年輕選票支持可以理解,但想要用「太陽花」讓年輕人買單,真的是太天真。首先,太陽花學運已經是將近10年前的事情了,跟當初的野百合學運等同成了歷史名詞,再也沒有影響力了。退一萬步說,即使太陽花學運還有影響力,學運發跡的柯文哲、黃國昌等人如今也站在民進黨對立面,還想要藉由緬懷過去讓年輕人買單,已經效果有限。 至於打形象清新牌對比國民黨候選人這件事更是看不出來。無意對「雞排妹」鄭家純不敬,但鄭家純的外界形象就是脫星,學歷也是普通。以世俗觀點來看,「脫星」的形象難以與專業程度高的立法委員作聯想,尤其是她的競爭對手可能是學歷好、螢幕表現得體的余美人,更會凸顯出她的劣勢;若只是要打「美女牌」,那還不如找林襄、君白等人,再說一個執政黨要靠打美女牌勝選,著實拉低自己格調。至於李正皓先前有當過「攝影師」的不名譽黑歷史,想要讓選民接受這等形象的候選人,可說是非常不容易。 總之這份名單只看得出來黨中央與外界的脫節程度有多大,不僅找來的人選無法搔到癢處,選區安排更是毫無邏輯,也無法為國民黨競爭對手帶來威脅,因此只好用「無厘頭」來形容民進黨的提名策略了。目前賴清德的民調還是領先其他2位候選人一定程度,但是立委選舉戰況卻不甚樂觀,可能連過去引以為傲的鐵票區如台南、高雄地區都有失守的可能性,民進黨找來的刺客選輸是事小,但若為北部刺客拖累南部立委選情,那就真的完蛋了。 作者/粥董

太陽花324到超商浩克,警方的法治再教育仍待加強

太陽花學運從2014年至今,已經過了九年。當初警方違反比例原則,對於3/24佔領行政院的民眾進行暴力驅離的慘痛,各種警方施暴的畫面、手無寸鐵的民眾被打得滿臉是血的鏡頭,依舊讓我們這些當事人難以忘懷。然而,這麼多年過去,看到之前中和警方對無照駕駛的青少年踹頭報復、新北三重的警察認錯人,暴打受害人,甚至還索賠,再到近日的中壢超商浩克事件,警方的執法過當一再重演。我們疾呼的執法人員法治再教育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中壢有位民眾在超商情緒失控,像漫威電影浩克一樣咆嘯怒吼,引起恐慌,他甚至攻擊到場維持秩序的員警。然而,其中一位員警卻在他已經冷靜下來坐在地上後,以警棍抽打他,打到他滿臉血肉模糊,最後的攻擊行為顯然違反比例原則,變成是情緒發洩了。在他攻擊警方的那個當下,警方若施以強制力將之制伏,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怎麼會在他已經席地而坐時,還以警棍抽打呢?甚至打到十二下,連警棍都斷掉,這樣顯然是一個報復性的攻擊,跟當年警方驅離我們時,情緒失控攻擊民眾一樣;面對公民不服從或者違法的民眾,警方應該做的是將之驅離或逮捕,但不應該是報復性攻擊。 這麼多年過去,324打人的警察始終查無此人,我們在司改會的協助下,對當年下令驅離的警政高官、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以及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提起訴訟,雖然他們皆全身而退,但不久前監察院對324暴力驅離一案提出糾正,算是一場遲來的正義,告訴大眾這樣施暴攻擊民眾的執法是不對的。多年來對我們冷嘲熱諷的網友們,是不是終於能理解執法過當的問題了呢? 台灣在前輩的努力下,迅速由威權轉型成民主國家,遺憾的是,法治教育並未跟上,不少執法人員仍舊有著威權心理。從2014年太陽花324的血腥驅離、2020年的中和警察對無照青少年踹頭報復事件、2022的三重警察打人事件,再到2023年的中壢超商浩克。我們警方的法治再教育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作者/向陽之花

侯友宜可知歷史傷痕嗎?

接受國民黨徵召參選2024總統的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晚在新北三重舉辦「粉絲見面會」時指出,台南市前議員謝龍介沒選上台南市長是「台南人沒眼睛、沒福氣」。 侯某應該說相反吧?應該說是新北市人沒眼睛選了一個國民黨籍的台灣人當市長,因為國民黨與兩蔣曾經對台灣人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如228事件與白色恐怖,為何侯還會加入國民黨,與他們狼狽為奸? 試問,德國人會選一個納粹黨人當柏林市長嗎?俄國人會選一個共產黨人當莫斯科市長嗎?義大利人會選一個法西斯黨人當羅馬市長嗎?只有一些台灣人是非不分,選國民黨人當市長!如目前一些縣市長。 侯與謝等台灣人不譴責國民黨殘忍也罷,居然還加入這個邪惡政黨,與他們狼狽為奸,欺負自己人,只因我們還將獨裁者老蔣當偉人崇拜,很愚蠢! 謝龍介經常使用臺灣話,且能夠在議會質詢及政論節目全程以該語言發言。有些媒體謠傳是「苦練臺灣話有成的外省人」,他說這是誤傳,他是不折不扣的本省閩南人。 只能說這樣的台灣人很無恥,忘了台灣的歷史傷痕,忘了當年228與白色恐怖時,許多台灣人被國民黨匪軍屠殺,包含許多台南人,如律師湯德章、台南女中丁窈窕與施水環等人。國民黨與老蔣的罪行很難書! 為了表示對黑心車輪黨的效忠,謝常說肖話,2019年3月他投入台南市第二選區立法委員補選時,找來助選的果農稱前一年文旦滯銷,200萬噸文旦被倒在曾文水庫。但受到質疑,因為倒入200萬斤文旦的水庫湖面會全是文旦,根本不可能。 2019年8月20日,高雄市長韓某稱座車可能遭安裝追蹤器。之後謝在東森新聞台的關鍵時刻節目當中,主持人問他是否有看過照片,他說「我有看過」、「不是在引擎裡面,應該是在引擎下方、車底下」。8月22日謝龍介受訪時又改口說他看到的是疑似追蹤器的電線! 謝忘了台南人的歷史傷痕嗎?2019年台南市區出現舊型軍用卡車,載著十多名士兵押解背後被插上「叛亂犯」牌子模仿湯德章的演員遊街示眾,載到湯德章紀念公園槍斃。模仿當年湯德章寧死不屈,在就義時高喊台灣人萬歲的悲壯情境。 原來這是以「八堵車站二二八」歷史行動劇引發熱烈討論的馬克吐溫國際影像製作公司,再度以歷史行動劇手法,重現台南人權律師湯德章,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匪軍槍決於當年大正公園的最後受難時刻。 再看侯的故鄉嘉義市的歷史傷痕,1947年3月24日,陳澄波被移轉至嘉義市警察局,這一天他寫下了遺書,上頭寫著他願意替12萬市民犧牲,絕對不會後悔。3月25日,他被以「叛亂暴動」罪名遊街示眾。雙手被反綁,身上插著死囚牌子,從嘉義市警察局沿著中山路遊街至火車站前,在沒有經過任何審判的情況下遭到槍決,且是當著其長女陳碧君女面前執行,國民黨與兩蔣罪行滔天! 馬克吐溫國際影像製作公司理應也拍一部行動劇,重現當年畫家陳澄波與醫生潘木枝被國民黨匪軍以軍車遊街示眾,載到火車站前行刑的場景,讓嘉義鄉親親身感受歷史悲壯時刻,屆時也請侯去感受一番。 以上歷史行動劇,無非都是在喚醒台灣人的歷史記憶,國民黨匪軍亂殺人是鐵的事實,只有國民黨人才會消遣說又有人在搞「意識形態」,故意製造社會對立與衝突,包含那些喝黑心黨奶水長大的所謂台灣人! 如果重拍這些歷史行動劇是故意製造社會對立與衝突,那麼國共兩黨人為何可以將所謂的南京大屠殺電影一拍再拍,企圖挑起台灣人仇日的情結? 再怎麼說,日本人早已離開台灣遠去,而國民黨卻還在台灣作鬼作怪,寧願與惡鄰為友,也不原意與台灣人和衷共濟,捍衛台灣的主權與自由民主! 不只台南有歷史傷痕,新北也有歷史傷痕,如淡水中學校長陳能通與化學老師盧園也冤枉死於228事件,這些與國民黨和老蔣都有關係不是嗎? 自稱台灣人的侯與謝,看了以上台灣人的歷史傷痕,不知作何感想?為何會加入黑心黨? 作者/鄧鴻源  

Recent Posts

台籍烏克蘭志願軍遭控謀殺戰友的警示

台籍烏克蘭志願軍遭控謀殺戰友的警示

日前返回台灣在的台籍烏克蘭志願軍、法國外籍兵團成員陳先生揭露同樣為台籍志願軍的潘姓人士的不肖行徑,他指控潘姓人士不僅在網路侮蔑已經陣亡的台籍志願軍曾聖光的名譽,甚至偽裝烏克蘭志願軍長官設圈套企圖將他炸死,而潘姓人士在案發之後遭到烏克蘭政府逮捕起訴。 [...]

More Info
候選人的靈魂考驗

候選人的靈魂考驗

民進黨艱困選區第一波徵召名單,挑戰永和選區的政治評論員李正皓,因遭質疑涉入與前女友的私密影像,引發黨內熱議。其他外傳也在徵召名單內的雞排妹、苗博雅,也引起支持者、在地民代反彈。平心而論,就算強行徵召也喪失原有奇兵用意,對手只要一句「某某某綠營自己人也不支持」就徹底沒戲。 [...]

More Info
國民黨非找郭台銘不可?

國民黨非找郭台銘不可?

國民黨五月十七日徵召侯友宜,頭頂上的烏雲一直不散,侯友宜的民調不只沒有慶祝行情,民調不但沒有衝上來,反而暴跌。五月十七日跌了5%,昨日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又暴跌了8%,現在民調18%,坐隱「老三」。 國民黨面對急速到來的狂風暴雨,只能祈禱侯市長能谷底翻身,或是颱風警報預測錯誤,「颱風眼」往東北大幅的偏轉:百年大黨可以免驚免驚!朱主席人為善必有福報,老天疼憨人! [...]

More Info
說台語是榮譽的標誌

說台語是榮譽的標誌

說台語是榮譽的標誌 日前輝達老闆黃仁勳,在台大畢業典禮的開場白使用台灣話演說,而且是道地的台南腔(khionn),很值得大家肯定。他出國長達50年,台語還能說得這麼道地,實在很不簡單。 曾聽過有家長說,由於怕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所以捨棄母語台語;也曾聽過怕影響孩子的學校成績,捨棄母語台語;更多的人認為講台語的人,是沒有水準社經地位低落的人。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