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鼓勵政客不要一時失挫而喪其終生之志,因而有「從那裏跌起,就從那裏站起來」鼓勵人的話。
鼓勵人當然是指鼓勵普通人,你我平常人可能把上述的話,當作「座右銘」,鼓勵自己的志氣。這些話當然不是對「知所進退」、「願賭不服輸」的政客們而言。
「從那裏跌起,就從那裏站起來」?政客假如再跌一次,怎麼辨?政治上,沒有事不過三的法則。「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絶」可算是定律。如果當政四年,不能續任,顯然有先天上不好克服的困難?或是政客主體性的缺失?
先天上的困難容易認知;政客主體性卻很難為政客自我所明白。到底決意從政,政客多少要有點自信,或者較準確的說要有「自戀」才行。自戀要有節制,如果漫無分寸,只會誤人誤己。某政黨的某政治人物,多年前選百里侯失利,憤而宣言:「不選我是選民的不幸!」選民是記住這句話,從此此號人物的政治前程(選舉),永遠「不幸」下去!
民主選舉是靠選民對政客的觀感。美式選舉的專家歸納出一重要原則:政客對選民而言必須是「可以喜歡的」(likable)。有些政客會有所迷失,以為我長得人模人樣的,又是長春藤名校的 Ph.D ;外戚富豪體面,鄉里稱道:理所當然應為人民所喜歡、愛戴的。
如果政客只會如是想,只表露出他的自我認識有盲點,政治上有些智障,不會太用心在「人和」上。美國的政客常會掩飾他或她是哈佛成耶魯畢業的,瞭解他們的演講中若不經心用點法文,表示自己出身文明,此舉嚴重時,幾等於自殺。美式政治是平民的,台灣的民主也會慢慢受其影響,多數選民學會不會在家世,或教育上「勢利」,因顯赫而迷惘!
所以政客被人說成他「一人卡三都」,對這位政客而言是個「災禍」。可能因為派系的實力,在黨內不會形成風暴,最多只會給當家者困擾,形成黨內亂局;但是廣大的選民會記得:此子原來只不過是如此,智慮平泛,只顧眼前,見不到遠方的 horizon !
據說此政治人物還以2024 總統當作目標,當然每個人都有權利作自己的想像,有夢最美。廣大的台灣選民也會,由近譬遠,作他們2024年的想像;或許不用那麼遠,2022年他們就可能會讓他們的想像落實,又做了一件令政客從此扼腕的「不幸」!
作者/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