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把差異化掛在嘴邊時,是否真的明白差異化是什麼?
作者 / 蘇鼎軒
當大家把差異化掛在嘴邊時,是否真的明白差異化是什麼?
近年來台灣社會在自由貿易議題的攻防上,「差異化」、「品牌」、「創新」已是多數民眾琅琅上口的名詞,我們期待企業轉型、升級、建立差異化優勢,打造國際品牌,便可不畏懼占比不高的關稅過度衝擊我國的出口競爭力。
然而,筆者認為這種乍聽之下非常明智正確的建議,實際上仍然缺少方向,甚至比強調成本優勢更糟糕。
差異化策略的定義與特性
差異化的核心概念是建立市場區隔,在較小的市場中取得主導地位,進而提升產品與服務的毛利率,強化客戶忠誠度,看似穩健有效,但市場規模總是有限,越切割會越細小,若又想企業持續成長,斷不可偏安一方,立足於小市場要向外征戰拓展,挑戰更大,更有許多差異化的結果是全盤皆輸,我們是否真有勇氣放手一搏?
品牌病一型-過度重視利潤的品牌思維
打造品牌幾乎成為過去十年來的台灣全民運動,許多企業投入品牌建立的原因都是希望提高毛利率,一如許多民眾的認知,好品牌能貢獻高毛利,然而卻忽略一個重要觀念:打造品牌的初衷不能只是為了高毛利,毛利率的提升是來自於業者用心提高產品服務的附加價值,能夠以更好的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自然能提高售價。
台灣許多品牌挫敗的原因皆是過度重視利潤,產品品質沒有提升,卻想透過大量的廣告洗腦、故事包裝來哄抬價格,此一歪風甚至傷害到行銷與廣告專業,不再是把好的故事與理念說清楚,而是被業主要求無中生有、誇大產品效能,欺騙消費者,浪費專業。
解救台灣的品牌,台灣人應該更關注消費與生產之間的關係,用更嚴格的標準檢視廠商,把每一次消費當作投票,有感知地生活,配合政府的監督才能讓台灣環境重視產品品質與品牌內涵,而後才有條件討論台灣能孕育出什麼好品牌。
品牌病二型-為了創新而創新
今日有些台灣企業沒能順利轉型或升級,缺乏差異化優勢,我們可以怪罪過去不夠努力,但現實就是它轉不過去了,它的文化沒有特色,它就是學不了新把戲的老狗,但多數輿論卻只會要求它們差異化,反而容易陷入「為了創新而創新的誤區」。
創新的土壤來自於耕耘已久的專業與更敏銳的洞察力,我們只怕企業裹足不前、不願意嘗試新的領域,但不該苛責失敗,若我們想走出自己的路,不該再過度關注創不創新,而是把每個細節都做得更好,更細心地觀察我們的生活,該有的創新自然會誕生。
做最好的自己
筆者認為台灣社會需要對「品牌」、「差異化」進行更深入的討論,並推行到生活中的各種層面,「差異化」不是喊給老企業聽的,是喊給我們這些年輕人自己聽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很常把「差異化」掛在嘴邊,但試問我們有多少人畢業時是一點都不徬徨的?若差異化真有那麼容易,畢業有什麼好怕的?正是大展神通的機會,不用害怕公司不要我,不要我的公司未來將會被我打敗,不是這樣嗎?
當社會仍聚焦在自由貿易協定的議題時,我們必須關心,但也必須認知到「從籠子中掙脫非常重要,但只想當寵物的心態與拙劣的求生技能會讓我們在大自然中活不下去」,因此當我們期待台灣能孕育出好品牌、台灣企業能不斷創新、創造差異化優勢的同時,必須配合幾個想法服用:
1. 創新的精神是冒險拓展,不是穩操勝券,學會樂於接受失敗並享受過程中的樂趣,才有資格當個創新冒險家。
2. 別為創新而創新,洞察需求並用更好的方式滿足,才是真創新。
3. 努力做最好的事、成就最好的自己,品牌從每個人做起。
4. 若要說台灣轉型有任何契機,絕對是在四十歲以下的我們身上,我們準備好不計成敗而放手一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