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烏國全國上下奮勇抗戰受到舉世欽敬。被國際視為隨後將遭中共侵略的台灣,能否展現烏國氣勢也備受關注。雖然拜登總統馬上派特使團赴台「強調拜登政府的對台承諾依然堅若磐石」,但鑒於台灣兵源不足,建議發展類似美國的國民兵及恢復徵兵制,卻也是自台灣決定義務役走入歷史至今美方的最大要求。既瞭解又愛護台灣的華府智庫學者葛來儀最近受訪就稱,台灣必須強化不對稱戰力、増強後備軍人訓練、提高國防預算,更重要的是恢復徵兵制,「徴兵制有助於塑造團結及愛國意識,這不僅能讓台灣人學習如何戰鬥和保衛國家,對於台灣這種分裂社會也很重要!」
徵兵制有助於塑造團結及愛國意識,葛來儀及許多人都已舉出「面對強敵」的以色列及南韓為例。同時這也是台灣徴兵制施行數十年國人的共同體驗。服義務役的充員兵時時都被灌輸保家衛國概念,內化到心中;再加上各種訓練及演習,併肩作戰(演訓)更足以塑造團結及愛國意識。可惜台灣這個「大敵當前」又藍綠統獨分裂的社會,自扁政府時期義務役即逐年縮短,到馬政府時代甚至取消徵兵制,變成四個月軍訓役,且不必下部隊。試問不服兵役的人有奮勇抗戰的團結及愛國意識嗎?對中共的統戰及認知作戰有防範能力嗎?對失敗主義論調及投降主義氣氛有堅強的拒絕意識嗎?
關於失敗及投降主義,輿論界的批評已相當多,如「馬英九任內一味對中共示好,國防戰力也自我削弱,反觀中共軍力是連年增長。馬英九卸任後更一再唱衰台灣國防,說共軍對台首戰即終戰。」如「捍衛自由民主的總統被他們責備,發動戰爭的獨裁者被他們姑息。他們的言行宛如侵略者代言人,違逆世界民主潮流。」如「面對歹徒威脅,我們該做的是加強安全措施,避免歹徒有可趁之機,而不是一開始就抱持失敗主義,要大家卸除防衞。台灣當然要積極求和平,但這不代表我們不必備戰,不代表我們可以犧牲國家主權及自由民主。」
最了解兩岸的余茂春近日為台灣撰寫《烏克蘭的教訓》一文,更是發人深省。他指出:烏克蘭長期以來向中共廉價甚至非法提供各種俄製尖端武器,但烏國現在痛苦的認識到,中共在權衡與俄羅斯戰略夥伴關係時,會毫不猶豫的拋棄烏克蘭,與侵略者沆瀣一氣;「台灣人民應該吸取烏克蘭這個深刻教訓,不要再相信什麼一國兩制和九二共識之類統戰宣傳。」此外,烏克蘭給台灣提供的另一個深刻教訓是,一個國家的防衛一定不能只仰賴友邦,而要向以色列學習,爭取友邦支援前先充實國防、推動全民國防動員;「只有在一個國家能同仇敵愾、獻身於自我防衛時,國際軍事支援才有意義。」
至於失敗主義及投降主義,余茂春說:「烏克蘭事件也深刻啓示我們,失敗主義和投降主義絕對沒有前途。烏克蘭之所以會成為世界抵禦侵略的模範和榜樣,振奮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與民眾,是因為他們面對有絕對軍事和經濟優勢的侵略者,沒有表示絲毫失敗主義和投降主義情緒。」
也正由於不服兵役的人不易塑造奮勇抗戰的團結及愛國意識,容易步上黨國遺習嚴重的「黨國之子」後麈,所以俄國侵烏事件讓台灣人對延長義務役期大大覺醒。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最新民調即顯示,高達七成七台灣民眾認為四個月軍訓役不合理、七成六同意兵役延長為一年。更有知情人士建議役期應延至十八月或二年(向「面對強敵」的以色列南韓看齊),並給予義務役與職業軍人一樣軍餉,以期年輕人樂意接受役期延長。
而台灣最近試辦為期十四天的新制教召,派官員赴美告知,美方也認為我國光是加強點召、教召或增強後備軍人戰力,都緩不濟急,無法因應一旦台海爆發衝突的需求,更無法達到不對稱戰力殲滅入侵者的目標。這和2017年前監院院長錢復率團訪美,就有關台灣安全議題與美國重要官員交換意見時,美方直率表示台灣安全需先靠自己,並明確表達「台灣募兵制政策是錯誤的,台灣應考慮恢復徵兵制」,基本上一脈相承,由2017年至今從未改變!
美方的建議和台灣有識之士近日的建議堪稱「護台有志一同」,如「要先軍事革新(包括國防預算超過GDP3%、延長役期、精實訓練內容等),再精進後備動員,再推動全民國防,才能全民皆兵。」「自助人助是烏克蘭面對俄羅斯侵略最好的寫照,給台灣上了真實而寶貴的一課:只有提升自我防衛決心和力量,才能捍衛國民安全與國家主權。自己的國家自己救,延長役期是當務之急,呼籲政府不要再拖延了!」連前仼陸委會主委現仼國安局長陳明通也在立院表示「烏俄戰爭對我國的啓發就是自助才人助」。以上這些正是台灣面對中共「加重軍事侵擾」及「全面部署侵略」的自助之道!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