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內容主要包括各國應將全球暖化控制於1.5度C、逐步減少煤炭使用、持續資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暖化問題以及確認碳市場相關規則。
COP26(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第26屆締約國會議),或稱2021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2021 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Summit),已經在今年11月12日正式結束。
這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全球高峰會,旨在凝聚各國共識,共同達成減少碳排放,遏止氣候暖化等問題。這場峰會在舉行前,各國政要與公眾人物已經多次呼籲這次峰會的重要性,會中的共識很可能是地球永續發展的關鍵。峰會中不僅有歐亞非各國領袖出席,世界各大環團、倡議團體領袖等也都在會場附近進行多場大型抗議遊行。然而,隨著會議結束,碳排放大國的缺席、口號式的呼籲、眼高手低的政策以及幾乎只是陳腔濫調的會議共識,激起了許多的反省,到底這場氣候峰會是促成全球團結,還是只是又一場的政治表演?
歷經兩週緊湊的談判,除了在過程中提出的降低甲烷排放、汰除燃油車等協議外,COP26大會最終在13日達成格拉斯哥協議(Glasgow Climate Pact)。協議內容主要包括各國應將全球暖化控制於1.5度C、逐步減少煤炭使用、持續資助開發中國家應對暖化問題以及確認碳市場相關規則。其中受到最為關注的是「減少煤炭使用」的這項共識,本來應該是「逐步淘汰煤炭」,卻因為排碳大國印度與中國,以及貧窮國家在最後一刻的反對,而從「淘汰」變成「減少」。事實上,燃燒煤炭問題是本次大會中西方國家認為最為有效實現減緩暖化的措施。但這種觀點被許多人批評是一種雙重標準、優越主義甚至是偽善。貧窮國家指出,在其國民尚未能夠提升其生活水準的情況下,淘汰成本較低的煤炭,甚至要求提出經費減緩氣候暖化根本是天方夜譚,更何況,西方已開發國家不願意放棄自己既有的生活型態,造成的氣候暖化問題往往是弱勢的開發中國家國民承受。儘管會中曾提出對開發中國家的氣候暖化補貼,實際如何執行卻付之闕如,況且這種補貼治標不治本,最終仍然是要讓弱國承受風險,但優勢國家卻仍可長期享有原有的生活模式。
除了煤炭使用的協議反映出窮國與富國間的不信任,整場峰會其實都籠罩在政治表演與雙重標準的指控下。環保團體與社運人士發起遊行抗議,指控各國政治人物花費鉅資、大陣仗的到來並振振有詞地發表演說,其實都只是在穩定自身在全球政治中的角色,但說到真正的行動卻是不斷推拖。被許多媒體稱為峰會唯一亮點的碳市場規則,雖然實現了原先巴黎協定中關於碳排權交易等共識,並且被認為是開創了一個新的投資市場,但究其實質,這種市場框架對於減緩氣候暖化也只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COP26開幕前,被稱之為是人類生存最後機會,但由於全球政治角力、衝突以及窮富國之間的差距,甚而是西方優越主義、雙重標準與偽善的指控,都讓這場峰會的重心從團結人類拯救地球,變成了政治鬥爭與表演的舞台。
儘管COP26充滿政治角力,格拉斯哥共識終究是有效的聯合國文件,其內容將會受到確切的執行與監督,會中設定的相關指標,也勢必將成為未來數年國際間相互評鑑與競逐的目標。台灣由於政治因素未能正式參與COP26,但為了能夠提升國際曝光與推動參與,仍有派遣代表團,同時,國內環保團體亦有派員參與。凸顯出本次峰會對於台灣經濟、社會與政治所可能帶來的重大影響,例如,我國法制應該如何調整推動2050降低碳排的目標,以及如何建立、監管碳交易框架,將是未來台灣在政策制定與法規調適的重大挑戰;此外,在產業面,如何推動符合低碳排要求的產品服務設計、電動交通工具的推行與國際標準的建立與接軌等等,也都挑戰著各產業的設計研發,由此可見,凡是從法規到經濟發展都將受到本次峰會協議的影響。儘管COP26被譏為雷聲大雨點小的政治表演、無法真正達成減緩氣候暖化的確切目標,但最終協議卻幾乎是在各方面都挑戰著各國間相互協調的可能,並且無論如何都將深刻的影響未來數年的全球政治與經濟運作。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如何面對挑戰都將考驗著政府與民間的智慧與決心。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