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人,無疑該為蘇揆在疫情爆發後至今的總總表現加油打氣、甚或為其表現喝采,在面對在野黨撲天蓋地的輿論攻勢、意圖塑造「民進黨公職民代眾曰可鬥爭」的氣氛時,有這樣擇善固執的閣揆無疑是台灣之幸,如果台灣人能夠在此時成為蘇揆的後盾,透過臉書專頁等等的管道,讓蘇揆知道台灣人是怎樣的支持他,將會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蔡英文總統在今年雙十節以「堅持自由民主憲政體制」、「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及「中華民國台灣未來前途走向,必須遵循台灣全體人民意志」的「四個堅持」為基調發表演說後,該篇演說稿在台灣的某些在野黨中,掀起一定程度的波瀾。先不論台灣民眾黨對該篇演說或鄙夷、或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至少紅統化、急統化態勢益加明顯的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黨內,已經有不少政治人物對該篇演說稿展現強烈不以為然的架勢,甚或伺機而動、尋找機會,隨時準備好對民進黨政治人物展開反擊。
很明顯的,國民黨籍不分區立法委員鄭麗文在10月12日立院總質詢議程中,面對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及國防部邱國正部長2人的態度,傾向於準備在質詢中透過設置語言陷阱的方式、以及胡攪蠻纏的手法,對民進黨政府展開某種形式的報復。
這裡暫且不提鄭麗文最初在所謂台灣協議及兩岸互不統屬等議題的鋪陳,但質詢蘇揆與邱部長二人「為何不敢爭取核子動力潛艦」一事,則有非常嚴重的無理取鬧及胡攪蠻纏之嫌。
以學理而言,衡諸目前台灣的安全保障態勢、可預見的未來內台灣海上武力的投射需求、可能的行動範圍、作戰環境想定及武器採購條件等因素,由於台灣的唯一且最大敵國與台灣之間只有一條台灣海峽的距離,台灣也沒有遠洋海軍的行動需求,因此台灣並沒有獲得核子動力潛艦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但鄭委員很明顯無視於以上條件,想要先在台灣目前已正進行中的傳統動力潛艦國造案上「加蔥」,要政府採購核子動力潛艦,等蘇揆與邱部長表明並無必要後,再來攻擊蘇揆與邱部長「捍衛台灣到底是說真的還說假的」「拿掃帚沒辦法跟別人拼」,最後更用含血噴人式的言詞批評蘇揆、講出「你們要展現保衛台灣的決心,我怕到時候投降的第一個是你,第二個是蔡英文啦!」的污蔑言論,一連串攻勢導致蘇揆不得不當場反擊。蘇揆先是在鄭委員污蔑言論出口的當下,基於鄭委員所屬政黨歷史上的種種表現、以及近日益加紅統化的國家定位論述,反諷「袂像恁遐袂見笑(不會像你們那麼不要臉)」;鄭委員聽到蘇揆的反諷後,不意外的見笑轉生氣,在立院議場當場破口大罵;不過蘇揆的反擊還沒結束,以「過去曾經為身為民進黨時的鄭委員助選國大代表,深感丟臉」等語再補上最後一記,致使鄭委員不得不請求主持會議的立院蔡其昌副院長制止蘇揆。
隔天,國民黨不僅並未要求欠缺專業且無理取鬧的鄭委員反省前一天事件中的過錯,反而益加大力護短,先是杯葛總質詢繼續進行,其後立院黨團更召開所謂記者會,要求所謂失言失格的蘇揆道歉、否則提告,接著該黨黨魁朱立倫也加入護短行列,要求蘇揆為所謂侮辱女性同胞的言行道歉並辭職下台、蔡總統也應該譴責蘇揆的言行。
而蘇揆也於同一天中午透過臉書及Line個人帳號等管道發文,以嚴正的態度與立場再次澄清,內文為「總統是三軍統帥,率領全國軍民,保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安全,竟有人藉著質詢,來造謠、無端說總統會第一個投降,這影響國人民心士氣何其嚴重。『我做為行政院長,在當場一定要憤然抵抗叛徒、秉然糾正謊言、挺身撥亂反正,做我該做的事。』」,在臉書引來相當數量的網友聲援。但,合理預期,雖然蘇揆已經再度嚴正回應,朝野兩黨的本波隔空交火,在國民黨行事以戰鬥藍為名益發孟浪的此時,恐怕一時半晌內還不會停歇吧?
恕筆者直言,在野黨透過國會問政質詢等方式監督執政黨,在正常民主國家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台灣的朝野政治生態與其說是同一國的不同政黨間的關係、不如說目前朝野政黨就台灣現在及未來的國家定位,仍然存有相當高度的分歧。執政的民進黨雖然立場有向華獨妥協的傾向,但仍堅守台灣不受中國統屬的底線,並恪守「當家不鬧事」的基本原則;但在野的國民黨則不僅有唯北京之命是從的情況,急統化紅統化的過程中,也伴隨新一波民粹的生成、以及行事的憤激化。
而蘇揆與鄭麗文二人近日的交鋒,正是前揭此一結構性問題的體現。有為有守、堅持立場且戮力從公,為防疫、提振經濟及強化國防等議題孜孜矻矻的蘇揆,在國會議場中非但沒有獲得在野立委的尊重,反而還遭到素有對中國此一唯一敵國叩頭紀錄的在野黨,透過其立委對蔡總統及蘇揆展開栽贓污蔑,這是正常的台灣人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情況。但蘇揆並未因此退縮,反而在隔日透過電子媒體及報紙等方式再度闡明其立場、同時對栽贓污蔑嚴正以對。
筆者認為,身為台灣人,無疑該為蘇揆在疫情爆發後至今的總總表現加油打氣、甚或為其表現喝采,在面對在野黨撲天蓋地的輿論攻勢、意圖塑造「民進黨公職民代眾曰可鬥爭」的氣氛時,有這樣擇善固執的閣揆無疑是台灣之幸,如果台灣人能夠在此時成為蘇揆的後盾,透過臉書專頁等等的管道,讓蘇揆知道台灣人是怎樣的支持他,將會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作者 / 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