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鐘獎典禮中,看到台灣戲劇逐漸重視與善用本土文化,都值得我們鼓勵;也樂見外國串流平台看到了台灣文化的特色,逐步的投資多部精彩的台灣戲劇,讓台灣文化被更多人看見。但我們仍然必須不斷學習,在文化與娛樂產業的結合、題材的多樣性、批判的張力等部分,台灣仍需持續進步。
今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前陣子圓滿結束,台灣人民見證了精彩的本土戲劇大放異彩。今年受到關注的戲劇包括《天橋上的魔術師》、《做工的人》、《我的婆婆》等等,大多從台灣在地元素、社會現象或文學取材,顯示近年台灣戲劇對這塊土地與文化的重視與日俱增,以及在地化內容的成功。然而,典禮結束後,網路上不免又開始一番爭論影視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問題,而對比的是近幾年以來蓬勃發展的韓國影視。許多人以為,不談經費預算,台灣戲劇之所以未能如韓國戲劇一般跨越國境,在於取材與編劇不夠讓其他地區的人有所共鳴。但有趣的是,在地元素不僅韓國戲劇愛用,連知名串流業者也支持這一在地化的潮流。本文以為,這場本土化與否的爭論,重點或許在於我們如何拿捏在地文化與國際化之間的尺度。
很顯然的,影視不可能完全脫離所處的環境與文化脈絡。我們不可能一昧的模仿外國影視,硬要拍出美劇、日劇或韓劇的結果,往往是充滿尷尬與矛盾,可取代性又高。這也是為什麼串流業者開始著重「去美國化」,在世界各國尋覓帶有在地特色的劇本,推動各國將其自身的故事藉由影集方式訴說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將台灣的文化脈絡與特色與跨越國境的大眾娛樂產業結合。
以台灣人最喜歡對比的對象——韓國為例,韓國戲劇其實最擅長將其特色文化融入大眾娛樂中,並巧妙地揉合其本土文化與大眾的情感。無論是《屍速列車》、《與神同行》、《哭聲》、《82年生的金智英》還是近期大受歡迎的《魷魚遊戲》,韓國影視都展現了他們如何將其本國的文化元素、社會議題、階級問題與大眾娛樂融合,讓建立在本土文化的戲劇表演能以大眾都能體會情感來表現出張力,並且成功地讓韓國文化深刻的印畫在觀眾的心裡。以《魷魚遊戲》為例,影片中出現的畫片、椪糖,不僅成為社群網站上廣為流傳的梗圖,許多國家的新聞與Youtube頻道上,也開始介紹了如何製作椪糖遊戲,在在都顯示韓國戲劇將緊張的劇情與本土文化結合以後帶來的世界性影響,也展現了其文化的獨特性、吸引力與優勢所在。
另一方面,許多爭論認為台灣只會拍文青片,這種說法雖然並不公允,但韓國影視在此確實有值得我們效法之處。台灣電影近年來在劇情、歷史、懸疑與恐怖片等類型上有過不少成功的嘗試,但對於政治、社會批判、動作片等題材反而較為少見。韓國電影對於不同的影視類型有過多方嘗試,不僅不懼怕拍攝重大社會爭議,對於權貴與獨裁者的嘴臉更是毫不掩飾,以商業電影批判其所處的社會,藉此保存並訴說國家的歷史傷痕,讓電影不僅發揮了娛樂效果,更蘊有普世的社會批判、反省的精神,無論觀眾是不是韓國人,都能夠從中反思自己的社會。台灣在這一點上反而更需要加強對社會的批判與保存歷史記憶,說出我們自己的故事。
台灣戲劇的發展不能一昧模仿,終究必須固守我們特有的文化與故事,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從金鐘獎典禮中,看到台灣戲劇逐漸重視與善用本土文化,都值得我們鼓勵;也樂見外國串流平台看到了台灣文化的特色,逐步的投資多部精彩的台灣戲劇,讓台灣文化被更多人看見。但我們仍然必須不斷學習,在文化與娛樂產業的結合、題材的多樣性、批判的張力等部分,台灣仍需持續進步。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