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嘗試簡單説明焦慮、恐懼的症狀,提供一般成人、為人父母和青少年在決定是否接受疫苗注射時的參考。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固然是施打與否的必要先決判斷條件,但,情緒狀態,亦宜有適當的評估。在注射前,被施打者應盡可能降低自己的焦慮。一旦發現自己的焦慮太高,…應先與父母和/或醫療人員討論依時施打的適切性或須延後。醫療人員,亦應在施打前,盡可能注意和降低被施打者的情緒反應。一旦發現他/她採取明顯的逃避或抗拒行為時,應及時評估是否需要暫停施打,並作適當的輔導/治療。
在青少年疫苗即將開打之際,暈針的問題,又被提及了。這個問題,在臨床上並非偶見,但,卻甚少被正視。直到近二、三十年,才開始逐漸被注意。尤其,近二十年來,醫療處置,如抽血、注射藥劑、麻醉及手術等,愈來愈頻繁,這個問題,才被突顯出來。相信,第一線施行肌肉注射的護理同仁和每天執行抽血的檢驗同仁,大多都有看過病患暈針的經驗。事實上,暈針並不是醫學診斷名詞,而是指打針或抽血時,病人(被注射者)反映出的一種現象或症狀而已。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五版(DSM-5, 2013年),才開始針對這些問題,有初步較淸楚的定義和描述。
當人類面對威脅/危險時,焦慮(anxiety)和恐懼(fear),是最常見的二種負向情緒的核心反應。二者雖然呈現的都是不安、緊張的情緒,但,在質和量上,卻有所差異。焦慮,通常是指人面對威脅或危險時的一種較持續、漸進的情緒反應。因為,此種危險,並不具立即性,其後果,亦常較模糊及不明確;恐懼,則是指對突然出現且無法避免的威脅,立即作出反應。舉一個常見的例子:當一位害怕狗/動物的人,在聼聞附近有流浪狗.出現時,每次出門多少都會提心吊膽。當眞的看到有狗遠遠出現時,焦慮會明顯增加。一旦狗向他/她奔來且狂叫時,可想像他/她的恐懼會如何反應了。
任何一種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s),都會刺激到正腎上腺素系統(noradrenergic system),而出現過分憂慮,趨避(avoidance)及過分警覺或警嚇等現象,及引發自主神經系統及交感神經系統的亢進的各種身體症狀,如心跳增加、血壓升高等。一般的焦慮症,比較常見的症狀有,坐立不安/感覺緊張、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或腦筋一片空白)、易怒、肌肉緊繃及睡眠困擾等。
隨著焦慮程度的上升,強度及身體症狀即逐漸增加。一旦到達嚴重的恐懼時,可能出現畏懼(phobic)或恐慌(panic)等較明顯的症狀,包括:1.身體症狀: 心悸、心跳加快;流汗;發抖/顫抖;呼吸急速/透不過氣;哽塞感;胸部疼痛或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感覺頭暈、頭昏步態不穩或快要暈倒;感覺發冷、發熱;感覺異常(如麻木或刺痛的感覺);2.情緒/精神症狀:極端的恐懼式恐慌;失自我感(depersonalization,好像自己的心智和身體脫離的感覺)或失現實感(derealization,好像外在環境變得不眞實,如熟悉的環境變成陌生);害怕即將死亡(如,心臟病發作或不能呼吸/窒息);害怕突然失控或發瘋。
一般人如果身體無異狀,在接受抽血或打針時,除了一點痛或稍微緊張外,大概沒什麼大問題。如果出現暈針現象,不妨比對一下自己是否對注射懷有一定程度的恐懼?若出現畏懼或恐慌現象,就應該注意是否有特定畏懼症(specific phobia)的可能性了。
特定畏懼症,是指某一個人對某一特定對象或情境(包括動物、場所、自然環境及血液-注射-受傷等型)具有明顯的畏懼反應。其中,血液-注射-受傷型,在一般人口中約佔3-4%(2014年印度的一篇調查,即曾提到男性佔11.19%,女性佔23.3%。實際上的比率,很難估計,因為,有些病人往往會以各種理由拖延或拒絕就醫,如,牙醫病人,即約有5-15%逃避牙科治療,因怕口腔注射。)。如果以特定畏懼症的盛行率13-17歲(青少年)最高,達16%來看,青少年屬血液-注射-受傷型畏懼症的盛行率,在現在的小孩受父母的過度保護下成長,不知害怕打針或看到血會恐懼的比例會不會比父母輩高?值得關注。
如沒有身體健康問題,依前所述,暈針可能只是對注射產生比較高的焦慮或恐懼的一種短暫現象而已,很快即恢復,且不會有什麼後遺症。出現昏厥(syncope,注射時,突發的短暫性的失去意識及肌肉張力,隨後,即自發性恢復。可能與短暫的腦血流量的減少有關),則需特別注意。首先,必須排除與心血管等身體疾病有關,才能考慮血液-注射-受傷畏懼症。血液-注射-受傷型畏懼症的診斷並不難。在所有畏懼症中,只有它,在面對威脅時,才會出現開始是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通常的自主神經及交感神經反應),隨後心跳突然變慢、血壓降低(血管迷走神經反應,vasovagal response)而昏倒。若無其他身體疾病/併發症,通常很快即會恢復。頭暈或眩暈,一般不會造成昏厥。一旦畏懼症的診斷確立,除非透過有效治療,否則,只要碰到特定威脅對象,症狀一定出現,病人也會持續採取逃避行為。
看到大規模的疫苗施打,在今、明年可能成常態,尤其,青少年亦將面對這個前所未有的問題時,在此嘗試簡單説明焦慮、恐懼的症狀,提供一般成人、為人父母和青少年在決定是否接受疫苗注射時的參考。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固然是施打與否的必要先決判斷條件,但,情緒狀態,亦宜有適當的評估。在注射前,被施打者應盡可能降低自己的焦慮。
一旦發現自己的焦慮太高,甚至接近前面提到的恐懼、畏懼或恐慌的程度時,應先與父母和/或醫療人員討論依時施打的適切性或須延後。醫療人員,亦應在施打前,盡可能注意和降低被施打者的情緒反應。一旦發現他/她採取明顯的逃避或抗拒行為時,應及時評估是否需要暫停施打,並作適當的輔導/治療。
希望在學校老師們、家長們和醫護人員們的悉心注意、照顧下,青少年們能夠順利完成第一劑BNT的全面施打。
作者 / 楊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