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劇組對文化的想像與還原,只停留在文化的表層,如服裝場景的階段呢?誠心希望公視往後製作這類時代歷史劇,能多在語言方面下工夫,如果演員無法駕馭這些語言,等影片拍攝結束後,再請演員本人用配音來呈現也是不錯的方式。相信若把這些文化真正核心的問題處理好,公視籌拍的歷史劇會獲得更大成就,讓大家藉由戲劇更認識臺灣這塊土地。
8月14號晚上,窗外下著濛濛細雨,眾所矚目的公視旗艦級歷史劇「斯卡羅」上演。由於上演前已經在網路上看過各種前導影片與介紹,對這部劇所描述的事件很感興趣,也知道為拍攝這部劇耗費了大量的資金與心血,於是筆者滿心期待地坐在電視機前,希望能藉由這影像一同回到我們先民生活「拍拚」的「瑯嶠」。
劇情的確很吸引人,無論服裝、道具、景物幾乎還原當時情況,南臺灣的風光與古建築更是視覺一大享受,不過劇中年輕演員的臺語卻一直讓筆者出戲。像一些常用字如:我、阮、原、願等濁聲母g的失落,就已經讓人覺得很不妙;過沒多久就發現連事件發生地點的「瑯嶠」二字都念成了「lâng-kiau」(音同聾嬌,正確應為lông-kiau,音同郎嬌);沒想到接著又出現了「動詞+掉」這種在那個年代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句式:影片中人欲燒毀統領埔客家人的房屋,竟使用了「燒掉(sio-tiāu)」這一詞,若要還原成貼近那時代的語法,可用「燒捒(sio-sak) 」、「燒挕捒(sio-hìnn-sak) 」即可。
此外,劇裡出現了「唐山人」(tn̂g-suann-lâng)、「土生仔」(thóo-senn-á)等時代用語,然而閩南民系對漢民族的自稱卻沒使用傳統稱謂的「唐人(tn̂g-lâng)」,而用「漢人(hàn-jîn) 」殊為可惜。看過不少文章、影評都希望大家要看認真看完再評論,不要只因為一兩個缺點就否定了整個影集的心血。但是語言在這種史詩級的歷史劇中扮演最重要的一環,光看前兩集中臺語的表現,這部劇明顯不及格:筆者不知道要如何說服別人,劇中一個十九世紀講漳泉話的臺灣人竟不會分「佮(kah)」跟「共(kā) 」(影片中人物把「共天借膽」講成「佮天借膽」),還有人把鴉片(a-phiàn)講成鴨片(ah-phiàn)的影集可以稱得上是公視史詩級的旗艦大河劇。
前兩集中,語言類別光臺語一項,在筆者與家人聊天、閒談的狀態下看完,僅用回憶的方式就能找出上述這麼多語言的問題,實在令人失望。這不禁令人想到,是否該劇組對文化的想像與還原,只停留在文化的表層,如服裝場景的階段呢?誠心希望公視往後製作這類時代歷史劇,能多在語言方面下工夫,如果演員無法駕馭這些語言,等影片拍攝結束後,再請演員本人用配音來呈現也是不錯的方式。相信若把這些文化真正核心的問題處理好,公視籌拍的歷史劇會獲得更大成就,讓大家藉由戲劇更認識臺灣這塊土地。
作者 / 燁騰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