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北、高兩位醫生市長,可以發現:醫生市長不再是專利,做實事比推卸責任有用!尤其,當自身承擔了專業的角色與市長的責任下,更應該要戮力拚搏,來為市民謀福,才不枉過去所稱,「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的夸夸其詞。至今看來,或許只是一則笑話……
台北市在6月10日爆發疫苗爭議之後,完全不見台北市長柯文哲出面道歉,並且扛下所有責任。相對地,卻是諸多的「詭辯」和繼續地「砲打中央」。雖然,整件事情已進入司法程序,但對於「第一線」的1萬多名醫院和診所的醫護人員,以及相關的從業人員,共4萬多人,遲遲都沒有交代和慎重的道歉!如此作為,讓人不禁感到「寒心」,也完全愧對台北市民,甚至更害怕這樣的「無作為」,會釀成更大的破口與傷害。
回顧2014年,柯文哲市長頂著眾人的期待,棄醫從政,期盼能夠改變台灣的政治生態,也誓言台北市將不再有類似「余文」這樣的例子,進而表示自己將會承擔一切責任,榮辱與共。可惜的是,當遇到國家重大危難時,柯文哲市長總是站在人民的「反對面」,諸如:自己輕放了大巨蛋,違背過去曾經的承諾;說過自己不會加入任何政黨,卻在市長任內組建民眾黨;對於中央防疫政策不理不睬,只顧自己幹,卻讓萬華的缺口擴大,導致補救困難……
另一方面,在去年6月6日,重新選擇了陳其邁的高雄市民,則是在市長帶頭,不斷「緊、緊、緊」的狀態下,不只完成了輕軌的接續工程;清除了愛河的垃圾與髒汙;市容和環境,以及各項基礎建設都在奮力推進。但,陳其邁市長總是默默地努力,不邀功也不吹噓,務求「踏實」、「穩健」、「做實事」!到底,為何同樣是醫生市長,卻有這麼大的差別呢?為什麼陳其邁能在短時間,就整合出防疫的隊伍,火速推動呢?底下將從幾個不同面向來討論:「1. 醫生市長不再是專利,而是必須體現在施政當中;2. 在疫情之下,參考他人的長處與好方法,來補足自己的缺點才是人民之福;3. 心中有市民,才能從施政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以選總統為目標,才能苦民所苦。」
首先,醫生市長不再是專利,而是必須體現在施政當中。柯文哲市長之前,早就有許多醫生市長了,像是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前嘉義市長涂醒哲等人。不過,可沒有人與柯文哲一樣,一天到晚在做「政治評論」,宛如一位「路人甲」一般。以大巨蛋案為例:他的回答是「干我屁事,又不是我造成的」;以這次的疫苗爭議事件則是「怎麼會這麼輕易就流出去?」現在起衛生局發出的疫苗、日期、發給哪家醫院、哪個種類疫苗發出等,都將上網公告,供社會檢驗疫苗流向。在這些案例中,彷彿把自己抽離開來,「市長」完全與這件事情不相干,也不用負任何責任,非常不沾鍋,而身受其害的卻是台北市民。整個社會安全網與防疫機制整個廢棄,一點都看不到市長的作用。相比之下,高雄市早在疫苗發現來前,就已經對施打族群造冊。年輕人用簡訊通知;年長者交派里幹事聯絡,甚至專車接送,真的讓人感到「安心」與「放心」!
再者,在疫情之下,參考他人的長處與好方法,來補足自己的缺點才是人民之福。以市場管理和分流來說,高雄、桃園、基隆、新竹、台中等地區,早在6月1日就開始依照身分證字號來限制來客數量,務求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但,台北市不僅沒有能力把市場管理好,也不想跟進高雄的「好措施」,而以自己獨創的「台北市市場即時影像」來證明自己比較好。緊接著,在硬拖了10幾天後,才改口,願意跟進身分證字號來進行分流。讓人不禁覺得,為何不趕快實施,要到事情無法收拾,才要乖乖修正。這一點,又錯失了第一時間把疫情壓制住的「絕佳時機」,非常可惜…… 我想,面對變局,如果能夠共同前進,會比自己一人單打獨鬥要好,也能把傷害降到最低,才是真切!
最後,心中有市民,才能從施政工作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以選總統為目標,才能苦民所苦。比較陳其邁市長在防疫中的表現,可以理解為何去年的「口罩國家隊」,會以驚人的速度,飛快建構完成,並且整合政府、民間與各方力量,匯聚成「善」與「幫助」的暖流,擊潰病毒!今年,陳其邁從「口罩不戴直接開罰」;「群聚聚會馬上斷水斷電」;「疫苗施打三天內完成」;「長者免費接送接種疫苗」,一再再刷新了人們對政策執行的認知與眼界。也漸漸地,成為全台灣的指標!私底下,他很低調;他講很多都是為了保護市民;他專心做好市長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滿足。我想,這就是陳其邁身為一位「醫生市長」,最讓人感動的地方!把每一個人,都當作手中的患者,好好傾聽;好好陪伴,這不是一位「醫者」的初衷嗎?期待柯文哲市長,別忘了自己的初衷……
對比北、高兩位醫生市長,可以發現:醫生市長不再是專利,做實事比推卸責任有用!尤其,當自身承擔了專業的角色與市長的責任下,更應該要戮力拚搏,來為市民謀福,才不枉過去所稱,「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的夸夸其詞。至今看來,或許只是一則笑話……
作者 / 黃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