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自1980年代台灣開始反省都市化後帶給故鄉的問題,但這樣的結構仍難撼動,最主要有二大問題難以克服:體制結構、親情壓力。…時至今日北高於南的分數取向,實力取向,幾乎從未改變。…長期下來,若要脫離城市生活圈,在整個結構上就有極大的困難。…長久下來在故鄉工作的親情壓力,大得讓人喘不過氣。筆者身邊就有許多人,並非不喜歡家鄉的一切,單純是為躲避親情壓力,強忍寂寞在北部大城市工作。
筆者拜讀了〈城市的孤寂感—其實是自由主義的灰燼〉(連結)著實深有感觸。做為也是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求學、上班的社會新鮮人,相當同意本文分析的諸多心境。但筆者認為,有太多文章談論在大城市的「失去」,卻甚少人認真分析這樣的行為背後蘊藏著哪些心境?離鄉背井真的如此不堪?而待在家鄉又真的能享受親情?就筆者的觀察,即便自1980年代台灣開始反省都市化後帶給故鄉的問題,但這樣的結構仍難撼動,最主要有二大問題難以克服:體制結構、親情壓力。
首先,在體制結構方面,大城市就已佔盡了所有優勢。筆者若以南北作為城市與鄉下區隔而論,多數人在家鄉求學至多只能到高中,到了大學階段幾乎無法留在中南部讀書。更不用說北部的公私立大學,幾乎都是各領域的翹楚者,從文法商、理工資訊、醫學,時至今日北高於南的分數取向,實力取向,幾乎從未改變。接著,若在北部求學,畢業之後同儕圈幾乎都在北部,而多數的就業往往又與同儕高度相關,長期下來,若要脫離城市生活圈,在整個結構上就有極大的困難。
再者,親情壓力上中南部長輩往往好面子,90年代初期那首〈向前行〉的歌詞:「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覓好康的攏在那」這首歌的意境至今仍深植多數中南部人的心底。假若自家子弟留在中南部工作,好像就有些低人一等不夠爭氣的感覺。反之若到大城市如台北打拼,這就是一種面上有光的證明。若在家的小孩都不能疼,甚至常有看了就煩的相處模式,更甚者認為照顧長輩就屬同住地小孩的責任,住的遠,反而更不忍勞煩小孩負起孝親責任等。長久下來在故鄉工作的親情壓力,大得讓人喘不過氣。筆者身邊就有許多人,並非不喜歡家鄉的一切,單純是為躲避親情壓力,強忍寂寞在北部大城市工作。
最後,筆者還未論的是自我期許問題,但本人不認為在家鄉闖出頭就不算有成就,一定要到大城市才是出人頭地這樣的觀念是正確的,因此也就暫且不論。但光是上述二個問題,一個體制結構,一個是心態問題,若始終未解,尤其是體制結構,就業與求學機會高度不均下,這樣的城鄉問題,即便過了百年還會存在,試想最後家鄉還會有什麼年輕人?而老年成群的社會問題又何解?期待各界能早日重視,若體制跟我們的心結都開了,城鄉問題才有望撥雲見日。
作者 / 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