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國安局離公正、透明等條件其實仍然有極大的距離,倘若公眾無法要求國安局做出更大程度的內部改革,以及建立一套有效的內外部監督機制監督國安局的運作,那麼劉冠軍案、私菸案、國安特訓苛待文職特考學員等等醜聞,還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在國安局身上,付出代價的最終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和國安局的形象。
在2000年轟動社會的國安密帳弊案涉案人前國安局上校劉冠軍(案發時為國安局出納組組長)在潛逃出國二十餘年後,日前再次傳出新的發展,那就是國安局近期所掌握的情報顯示,其實劉冠軍在潛逃出境不久,就將「奉天」、「當陽」與「明德」等三項專案的機密文件交給中國當局,並且可能已向中國方面輸誠,種種行徑已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因此向高檢署告發劉某涉嫌觸犯「投敵」等罪,而高檢署也於4月對劉某發布通緝,仍舊逍遙法外的劉冠軍因此罪加一等。大約在同一時間,在3月時,檢方也對劉冠軍盜用公款在台購置的資產(價值一億多元)向法院聲請沒收。
在輿論重新翻出當年報導熱議劉冠軍其人其事和國安密帳相關新聞之際,卻似乎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那就是國安局是否已經從劉冠軍案得到教訓,深切反省造成劉冠軍案發生的內部文化和氛圍,從而杜絕弊端和產生弊端的溫床?
回顧劉冠軍案爆發之時,國安局極力袒護劉冠軍,不僅對外表示「該局公款未短少,劉員應無侵占公款事實」,更在檢調進一步深入調查時,批准劉冠軍放兩個月長假任由他籌備逃亡出國,而國安局政風處也以「劉冠軍個人理財所得」等說法為劉冠軍的不法鉅額所得辯解,也因此當時輿論就猜測國安局內部有人和劉冠軍串通一氣。時任監察院長的錢復在回憶錄也直指國安局包庇劉冠軍。
甚至最終劉冠軍已經潛逃出境後,媒體報導國安局仍然有人建議高層「窮寇莫追」,以免劉冠軍抖出更多內幕讓政界和國安局難堪云云。
之後,國安局在劉冠軍將違法攜帶的文件外流媒體而要求檢調以「國家安全」為由搜索壹週刊引發輿論譁然,和之後監察院彈劾國安局前任局長殷宗文、丁渝洲及劉冠軍等六人,讓國安局顏面無光。
諷刺的是當時輿論言之鑿鑿的國安局內部有人涉嫌包庇劉冠軍的傳聞,卻始終未能得到徹底的追究,而當時若干立委倡議建立情報監督委員會的構想迄今未能成事,在國安局內部重新改組的政風、督察部門也受限國安局內部文化的拘束而難以完全發揮。
究其原因,國安局內部若干把持局務的小圈子的朋黨文化,使得被視為「自己人」的劉冠軍可以得到「自己人」的幫助,甚至目無法紀的逾越法律,而這些作為在「國家機密」、「情報工作」等堂皇理由的掩護下,使得外界無從知曉、檢視甚至追究責任。
到了2021年的今日回顧劉冠軍案似乎是重提舊事,但是國安局內部核心階層的朋黨文化和衍生的弊端,卻仍然是現在進行式,從近年遭到調查的特勤中心私菸案到訓練中心被指控涉嫌惡意淘汰、霸凌、性騷擾文職特考學員的傳聞,都是在這種不透明的運作和涉案者的朋黨文化下所發生的,甚至得到局內「自己人」的包庇,種種情事離今日的公眾而言並不遙遠。
今日的國安局離公正、透明等條件其實仍然有極大的距離,倘若公眾無法要求國安局做出更大程度的內部改革,以及建立一套有效的內外部監督機制監督國安局的運作,那麼劉冠軍案、私菸案、國安特訓苛待文職特考學員等等醜聞,還會不斷的重複發生在國安局身上,付出代價的最終是台灣的國家安全和國安局的形象。
作者 /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