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彰化墓地公園看生命教育的省思,可以發現:「會感到避諱與害怕的,其實是大人們的內心。由於,對過往無法釋然以對,又深受從小對於死後世界的深層恐懼影響,才會讓墓地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慶幸的是,透過這樣的機會,其實是讓大人跟小孩們一同學習,一同用不同的「眼睛」,看待「世界」,望向「美好」的旅程,值得推崇!
上個月初,彰化縣政府在溪州鎮,興建了一座新興的中央公園,共斥資9千多萬元竣工。其面積約5.3公頃,包含:環狀步道、多功能滯洪綠地、綠色學習中心等,並規劃4個適合不同年齡的遊戲場域,相當具有規模!
然而,因為公園的盪鞦韆正對私人墓園,引發討論!依據報導,民眾意見分歧,有位住附近的阿嬤表示:「墓地自己常常在看,但是擔心年輕人看到會害怕!」另一位居民則說:「如果一個人去,沒有人陪伴會覺得毛毛的,也不會讓孩子晚上到這裡玩!」
從民眾的反應,似乎可以嗅到台灣人對於「墓地」的忌諱與不安。更明白一點說,大人們尤其恐懼讓孩子們接近「墓地」的,這點相當值得探究…… 對此,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長田飛鵬說:「該公園用地原本確實為公墓,但已全部遷葬,至於緊鄰的墓園是合法的私人墓園,並且也有人覺得是很好的生命教育,其實墓園代表的就是祖先,很多知名墓園也成為觀光景點。」
或許,這個說詞第一時間會覺得「誇張」,但在仔細思考之後,卻有幾分道理。可以從底下幾個面向來探討:「1. 從出生到死亡,是人類一生的過程,無從逃避;2. 墓地住著也是我們的先祖,會是庇佑我們的重要他人;3. 彰化縣政府恰好可以順勢推出生命教育的課程,讓更多人明白此公園的過去和未來。」
從出生到死亡,是人類一生的過程,無從逃避
以前的鄉野傳奇總會提到:「如果小孩子不乖,就會被虎姑婆咬去耳朵與手指;若是晚上亂跑,將會被魔神仔給抓去,剖開內臟吃掉!」這讓許多人的兒時經驗,大都對於墓地感到「畏懼」,對於死後的世界深覺「無助」。然而,在慢慢長大之後,我們會發現:「從咕咕墜地到揮別離世,是人類的必經之路!」這段過程,充滿了意義,也是不斷在「找尋自己」的旅程中成長。恰巧,人是因為了解「死亡」,而後知道如何好好「活著」!有趣的是,在奧地利神經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的《活出意義來》這本書中,早已點出了一個關鍵:「在納粹集中營裡頭,死掉太容易,活著很困難!所以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勇敢活下去……」其勾勒出大時代的悲劇,卻也呼喚著人們對自身價值的反思。我想,這正是「墓地」公園可以警醒世人的一件事!
墓地住著也是我們的先祖,會是庇佑我們的重要他人
事實上,敬天畏神與慎終追遠是台灣人的傳統信念。因此,未來我們不也會變成墓地裡頭的一員嗎?同理來說,應該沒有人會「忌諱」去參觀埃及金字塔,卻反覆說著這是件多麼「恐怖」的事情吧!若以希臘與埃及的古文明來說,雄偉的帕德農神殿與高聳的金字塔,靜靜處在那兒數千年的時間,不正是述說著「前人生活的軌跡」及「過往生命的點點滴滴」嗎?所以,與其在世時哀嘆孩子「不孝」,子孫「不理」。不如,好好帶著下一代,深刻體會「天然」的「墓地教材」告訴我們的啟示吧!
彰化縣政府恰好可以順勢推出生命教育的課程,讓更多人明白此公園的過去和未來
以自己位處的城市,台南市安南區。在過往是「台江內海」的遺留,也是「台灣開發」甚早的地方!2019年興建完畢的「台江文化中心」,正是將公墓地遷出之後,所規劃而成的公眾空間。老一輩的居民總是會說:「那是塊很陰的地方……」不過,如果深知台江流域的歷史,就會發現「墓地」早就是先祖開發台灣的一部分了。這也證明其存在的重要依據…… 若以牛頓的名言:「我是踏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有卓越的成績!」因此,後輩的我們,必須心存感念,恭敬地謹記「劈荊斬棘」,「以啟山林」的那段歷史。縱使,事過境遷、滄海桑田,前人們亦離我們遠去,但其精神一直長存你、我的內心…… 相信,這是生命教育最重大的意義所在。
從彰化墓地公園看生命教育的省思,可以發現:「會感到避諱與害怕的,其實是大人們的內心。由於,對過往無法釋然以對,又深受從小對於死後世界的深層恐懼影響,才會讓墓地議題,成為討論的焦點!」慶幸的是,透過這樣的機會,其實是讓大人跟小孩們一同學習,一同用不同的「眼睛」,看待「世界」,望向「美好」的旅程,值得推崇!
作者 / 黃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