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交兩校「強強相併」,醫學專精的陽明與電資見長的交大,未來在智慧醫療方面相信能有一番突破。
自2021年2月1日起,國立陽明大學(NYMU)與國立交通大學(NCTU)將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NYCU),掀起高教界熱議。
台灣高等教育如今面臨大學過剩問題,加上眼下少子化浪潮衝擊,使得併校成為部分大專院校欲延續生存的權宜之計。事實上,合校不只是單純因應少子化,對於提高競爭力乃至國際能見度,以及提升學生的跨域學習機會都是有益處的,惟合校亦可能面臨兩校磨合、校園認同衝擊等問題需要面對。這次陽、交「成婚」首創「先遴選、後掛牌」的合校新模式,實令不少有意合校的大學校長們關注。
陽交兩校「強強相併」,醫學專精的陽明與電資見長的交大,未來在智慧醫療方面相信能有一番突破。而此時全球正逢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掀起智慧防疫熱潮,無疑是對未來「陽明交大」的科技結合醫療之發展模式給了一陣額外助力。
在合校過程中,也讓人看到高教的進步–「陽明交大」的校長遴選,記取台大管中閔案的前車之鑑,對於管案發生之候選人的違法兼職及學術倫理爭議、遴選委員與候選人的利益迴避未落實等諸多問題都加以防範與詳查,以確保新校長產出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這次角逐「陽明交大」首任校長的候選人有三位,分別為陽明出身的教授李友專、有陽交兩校行政資歷的教授林奇宏、交大出身的教授林一平。三人的專長背景不是在工程就是在醫學,在其治校理念中均聚焦於科技與醫療,惟兩校均有人文社會的學院,盼新校長在就任後也能兼顧人社領域的教學發展。
當然,陽交合校在事成後也有些問題待解決–雖然合校在即,但依然有不少交大與陽明的師生仍以原本的優良傳統為榮,而對合校無法有真正的認同,加上兩校原先的主校區本就分隔數十公里,故在保留兩校優良傳統與增進合校情感認同上如何取得權衡,是對新校長的一大考驗。
醫學與科技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醫學是救人生命的偉大事業、科技是推進文明的重要基石,兩者均對人類貢獻卓越。筆者身為交大人,期許陽交合校能開創台灣高教的新里程碑。
作者 / 賴彥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