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是一部台南人土生土長的故事。許多細節,可以看到跟自身周遭的相似之處!很多內心的拔河與衝撞,在內心不斷地激起漣漪。不過,不是爆破,反而像是不斷、不斷地蔓延、再蔓延…… 這是一場關於自覺、和解、放下,再出發的饗宴。歡迎一起來觀賞!
《孤味》是一部以台南人家庭為背景的電影。取材生活化,劇中以台南林氏蝦捲的創始人,陳淑芳所飾演的媽媽為開場,道出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
電影用爸爸過世開始,在過程中,大家都像是在尋找自己,摸索片段的親密記憶,像是媽媽對爸爸的諸多不諒解;大女兒對爸爸的離開感到包容;二女兒對承受家族期待的不甘;小女兒企盼能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有趣的是,在不同的視角下,爸爸的形象是立體而多元的,沒有一個單一的定義,能夠框住它!也因如此,我們才能在劇中看到,戲中角色,如何平撫內心的焦躁、憤怒與無力…… 不過,到底在裡頭,她們是如何修補原生家庭的洞呢?可以從底下分析:「1. 劇中角色面對爸爸去世的心境變化;2. 媽媽對爸爸過世的抗拒、糾結、轉換與放下;3. 從原生家庭的破洞開始,我們做回更好的自己。」
首先,劇中角色面對爸爸去世的心境變化。在不同的人物個性中,大女兒像爸爸—蠻不在乎下,其實有顆細膩的心。在得到癌症後,不想要讓家人操煩,默默承受;二女兒像媽媽—是個為了得到爸爸的關注,拼命努力的好孩子。卻一直覺得,自己只是媽媽拿來炫耀的工具,在家庭關係中感到無奈,沒有安全感;小女兒想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她對爸爸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爸爸會給她糖果。她期望和諧的家庭關係,對爸媽都非常在乎,也能體會在臨終前陪伴爸爸的蔡阿姨之難受!看到這一幕,內心閃過許多念頭。或許,就在親人過世之下,我們才能深刻反躬自身,反省這一路以來,跌跌撞撞的過程。我們可曾有怨尤,卻沒有發現,原生家庭的印痕,是讓自己潛意識中拉扯與前進的主因。去接受它吧!
再者,媽媽對爸爸過世的抗拒、糾結、轉換與放下。當年,爸媽沒有離婚,卻因為欠債,讓彼此分離。在心中都有許多虧欠與憤怒,無處發洩。其實,爸爸有很多對媽媽與孩子們的愛,但他沒有說出來。其實,媽媽深知爸爸不會回來,所以硬挺著身子,要把整個家扛起來。蔡阿姨的出現與陪伴爸爸的臨終,對媽媽是很大的刺激。雖然,嘴上說不在乎,但內心卻是非常、非常在意的!我們可以讀到爸爸的去世,對媽媽來說,是多大的打擊。也讓這個本來紊亂的家庭氛圍,重新藉由想念、回憶,爭吵與諒解,而找回秩序!或許,我們都是如此害怕。在難走的路上,依舊前行。媽媽在我執與放下之間,慢慢找到生命的那道光!也許,那個硬挺的身影,是撐起一個家的堅持;那份怨懟,是內心的酸哭;最後的那點體諒,是讓死者與自己,最好的結局……
最後,從原生家庭的破洞開始,我們做回更好的自己。原生家庭的氣氛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與特質。媽媽的未放下,對女兒們來說,有許多糾結與人生課題。在相互抱怨之後,也在衝突下,逐漸找到和解的道路!我們是不是都像孤味裡頭的角色一樣呢?嘴邊說不在乎,內心卻介意的要死。我們是不是還卡著一個關卡,去直視自己的內心呢?也許,這些事情、這些經歷,都是一面最好的鏡子,映照出我們的內心!對此,我想說:「好好把握當下!把想說的,好好地說出來吧!不要留下遺憾……」
孤味是一部台南人土生土長的故事。許多細節,可以看到跟自身周遭的相似之處!很多內心的拔河與衝撞,在內心不斷地激起漣漪。不過,不是爆破,反而像是不斷、不斷地蔓延、再蔓延…… 這是一場關於自覺、和解、放下,再出發的饗宴。歡迎一起來觀賞!
作者 / 黃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