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拜登未來的執政,美中仍會持續對抗,台灣更不會遭到放棄的命運。
美國總統大選暫時落幕,代表民主黨參選的拜登(Joe Biden)以290張選舉人團票贏過爭取連任的川普總統(Donald Trump)的214張選舉人團票,拜登的勝利暫時為這場總統大選以和平方式收場。
據了解拜登本人已正式籌組內閣人選,因受到疫情影響,全美至今超過一千萬人染疫,防疫預計是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亟待解決的課題。至於未來的美中關係走向,更是全球矚目的焦點。
依照美中兩強的政治結構來論,未來的美中情勢仍舊以「對抗」作為主軸,視中國為「競爭對手」,原因在於「抗中戰略」已是美國國內民主/共和兩黨的一致性目標。美中雙方仍以對抗,但可能會開啟「戰略對話」之姿呈現在世人眼前,此外在川普執政下的美國,因高喊「美國優先政策」,導致美國與傳統盟邦的關係陷入緊張,預計拜登上任後,美國與盟友之間的關係會獲得「修復」的機會。
拜登非但不會偏廢與盟邦的關係,反而更朝向緊密的合作關係,甚至願讓美國重回國際組織/建制來抑制中國崛起,換言之看似對中國友好的拜登(民主黨),因受到美中兩強的權力結構影響,受到中國崛起的刺激,拜登將更加重多邊主義來抗衡崛起的中國,美國會以「拉攏」盟友的方式對抗中國,美中兩強更有機會長時間的高度競爭。
筆者估計,「印太地區」應仍是美國未來關切的區域,拜登可能重啟歐巴馬時代的「重返亞太」政策,畢竟位於歐陸的俄羅斯已非美國目前的「頭號對手」,中國反成是美國持續關注的大國。隨著兩強矛盾快速浮現,在許多議題上,南海爭議、科技發展、人權議題與軍事競逐等仍會是兩強持續對抗的諸多原因。
從此而論,拜登執政下的台美兩國,雖然台灣可能不會獲得比川普執政下的關注,未來美對台軍售的頻率、次數甚至武器種類可能遭到限制,但即使如此,美國國會仍會相當關注台海情勢的演變,許多友台的政策法案仍會持續落實,台灣仍有機會獲得安全上的保證,畢竟台灣本身的戰略位置就已顯得相當重要,不因美國民主黨執政就有所改變。
作者 / 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