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提到的銷售平台與物流廠商,另一個中國知名物流公司,就曾與馬雲旗下公司打對台,而銷售平台,少了淘寶台灣,依然可向中國淘寶下訂,送至台灣,儘管廣泛地說,各種銷售、運輸都存在風險,可是也並不代表消費者要刻意往具潛在個資風險的平台跑。
日前為中國的「雙十一」購物節,不僅中國各大電商大肆以光棍節為名促銷,台灣各大電商平台也不約而同加入行銷行列。證實了中國廠商開始影響國內消費習慣,建立某種虛幻的商業文化潮流。與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拜物教,如出一徹。
平心而論,也不能怪罪其他電商跟風中國行銷模式,畢竟希望一同刺激消費景氣。除了台灣以外,外國電商也早已加入,在同一日推出自家的活動,畢竟起源自淘寶旗下品牌天貓的「雙十一」購物節自稱屢屢創下銷售佳績,甚至業績總額,還超越美國黑色星期五購物節。
武漢肺炎疫情當下,有錢賺誰不愛,只是提及淘寶就不能忘記母集團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的話「做淘寶目的不是為了賣貨,而是獲得使用者數據 ; 做物流也不是為了送包裹,而是將數據合在一起。」大數據的應用與分析成為這個世代,不論民間廠商、國家政府都必須要學習的新工具,也包含極權的中國政府。
不用多說,中國在個人、企業資料蒐集上向來名列前矛,特別是使用在各類監管、帶動政治風向,壓制反抗聲音上。近來多間中國大型企業遭到共產黨政府收編,「國進民退」風潮席捲主要企業,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自然也在其中,在中國本就難以區分的政商關係,更蒙上一層進一步「全面姓黨」的難堪面紗,使消費者懼怕三分。
不久前淘寶台灣遭經濟部認定為中資,已宣布退出台灣,還有哪些帶有中國色彩的相關企業。民眾多半心裡有數。但能否抵抗一時折扣與便利性,就還在未定之天,民主環境下要無理由封殺中國公司與自由本質相對,政府不可能做,也不該做。
尤其,馬雲提到的銷售平台與物流廠商,另一個中國知名物流公司,就曾與馬雲旗下公司打對台,而銷售平台,少了淘寶台灣,依然可向中國淘寶下訂,送至台灣,儘管廣泛地說,各種銷售、運輸都存在風險,可是也並不代表消費者要刻意往具潛在個資風險的平台跑。
回歸普通眼光看待新興的商業紀念日,或許「雙十一」購物節逐漸會在成為銷售儀式的日常,如同美國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只要中國不在以商業箝制政治,藉機要求知名品牌、平台宣示「一中原則」壓迫台灣主權。或許台灣人也可以在這一天,不帶有心裡疙瘩的盡情消費。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