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供應鏈發生斷鏈之際,中國不得不關閉因COVID-19疫情蔓延的地區,而關閉工廠時所發生的風險,都有可能損害日本的經濟活動。根據《日本時報》的報導,這項耗資235億日元(2.2億美元)的補貼計劃,已被納入日本政府的緊急經濟刺激計劃中。該計劃用以緩解衰退中的經濟,它將在經濟上資助日本企業在在印太地區進行搬遷的可行性研究、建設廠房以及配套設施,最終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
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調整供應鏈佈局成為主要經濟體因應貿易戰的主要策略,而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全球各地陸續實施封城鎖國,特別是中國武漢封城,使得全球汽車零件供應驟然中斷,造成全球車廠程度不一的衝擊,讓廠商警覺過度依賴中國此一世界工廠,作為零組件主要供應地,勢必會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
強化供應鏈韌性,意即縮短無預期的供應鏈中斷,其所需的恢復時間與擴大恢復程度,成為商業安全的重要議題。美國自4月開始,與印度、澳洲、日本、紐西蘭、南韓及越南討論如何重組供應鏈,印度也積極拉攏在中國的廠商。職此,日本、澳洲、印度將舉行部長級會議,討論關於制定加強供應鏈的計劃。伴隨隨著COVID-19疫情威脅到供應鏈,日本已經提出了「供應鏈彈性倡議」(SCRI,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得到了印度、澳洲的響應。
供應鏈彈性倡議(SCRI)並非紙上談兵
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所發佈之聲明:SCRI會議將討論增強印太地區供應鏈的詳細計劃,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印度貿易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及澳洲貿易部長伯明翰(Simon Birmingham)參加視訊會議。職此,在日本倡議下的背景下,澳洲與印度三方共同提出供應鏈韌性倡議(SCRI),該倡議內容重點有三:
首先,日、印、澳三國部長重申將引領建立一個自由、公平、包容、不歧視、透明、可預測及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的開放;
其次,鑑於COVID-19疫情危機與近期全球性的經濟格局的變化,日、印、澳三國部長強調增強印太地區供應鏈彈性的必要性與潛力,三國部長們亦注意到在實現供應鏈彈性倡議目標中,產、學、研界將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日、印、澳三國體認到印太地區在供應鏈彈性方面,有進行區域合作有其迫切性,並指示其國內官員應迅速制定相關計畫細節,以利在2020下半年能夠順利啟動,亦呼籲具有上述觀點的印太地區國家,應當參與此項倡議。
在國際貿易的背景下,供應鏈韌性是一種方法,可確保一個國家確保其在一系列供應國中分散其供應風險,而不僅僅是依賴一個或幾個國家,若遇到突發性斷鏈事件,諸如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甚至大流行之類的自然事件;抑或人為因素中斷特定國家/地區的供應鏈斷鏈,甚至有意停止貿易,可能會造成經濟活動產生不利的影響,日本、印度、澳洲三方似乎展現擺脫紅色供應鏈制約的積極行動。
日本、印度、澳洲察覺依賴紅色供應鏈之風險
印度雖已退出建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但日本已主動將印度加入到以後的戰略對話中 。然而,COVID-19疫情蔓延已經引起了日本廣泛的關注,意識到當產業鏈嚴重依賴一個國家的供應時,如果該進口源由於非自願原因而停止生產,對進口國的影響可能會惡化,甚至可以作為經濟脅迫的有意識措施,此乃紅色供應鏈潛藏的劇烈風險。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已經引起日本一段時間的警覺,倘若全球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不解決分歧,就可能威脅到整個全球化,並對日本產生重大影響,日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國際貿易來為其出口市場供應提供服務。日本在2019年向中國大陸出口了價值1,350億美元的商品,但它還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口了價值1,690億美元的商品,佔其進口總額的24%。
任何供應鏈發生斷鏈之際,中國不得不關閉因COVID-19疫情蔓延的地區,而關閉工廠時所發生的風險,都有可能損害日本的經濟活動。根據《日本時報》的報導,這項耗資235億日元(2.2億美元)的補貼計劃,已被納入日本政府的緊急經濟刺激計劃中。該計劃用以緩解衰退中的經濟,它將在經濟上資助日本企業在在印太地區進行搬遷的可行性研究、建設廠房以及配套設施,最終實現供應鏈的多元化。
作者 / 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