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吉他不是個案,這社會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們沒看見的「恆毅吉他們」。而我們也不應該覺得它只是個個案,而要理解為何臺灣會有如此之結構,進一步試圖減緩這樣的壓迫。畢竟,自詡為自由開放的臺灣,鼓勵高中學生多元發展,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呢?
2020年6月23日,幾部影片上傳youtube後引發熱議,是恆毅中學吉他社第十屆的成果發表,熱議的點卻是他們慘不忍睹的發表,留言區的指責排山倒海而來。其後知名藝人陳零九找了幾位導師,期望能夠幫助恆毅吉他,而他們最終也在當年8月31日於高雄巨蛋外舞台完成對自己的救贖,過程相當感動,然而筆者認為有幾件事情卻是我們需要知道的。
臺灣高中職的學校普遍都不太支持社團活動
校方的不支持體現在金錢上,普遍無法給予社團好的補助或好的空間、設備。事實上,大多數的學校補助都很看績效,致有些社團在尚未有成績之前或難以量化成績之下,難以順利申請到補助款,而高中社團亦鮮少有自己的社辦,即使有,空間卻也是相較狹窄或設備不齊全的。
舉恆毅吉他社為例,舉辦成果發表在校方僅有少量補助,而拉贊助有限的情況之下,總計11萬的負擔,將成發的人當成分母,一個人大概要支出8000元,對高中生而言是不小的開銷,而更實際的情況是,要交那麼多錢社員就會不想成發選擇離開,離開後分母更少,每人的負擔又要向上增加的惡性循環。
臺灣社會風氣大多不支持社團活動
臺灣社會普遍對於高中生的想像大概只有將讀書讀好,上個好大學而已。當然,近幾年有稍微轉變,然而實務上社會大眾還是將其奉為圭臬。而這會體現在「第八節課」、「讀書讀到很晚」以及「補習班文化」等。如果細察不難發現,社會大眾對於「學校讓學生讀書讀到很晚」,以及抨擊「學校放任讓學生玩很多社團」,抨擊兩者的力道不全然一樣,大概就可以知道社會大眾對於此事的態度。而這樣的態度,形塑了對於社團活動不友好的環境,進一步在社團困境上雪上加霜。
事件當時的網路霸凌以及個資外洩
「恆毅吉他」事件爆發時,部分人的惡意批評當然是可預料之內的事情,畢竟太多事情有前車之鑑,而大多數人泰半是抱持著「揶揄」的心態進而留言,然而卻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兇手,事件爆發後恆毅吉他的成員坦承「之後會很害怕上台」,而那些群起攻之、肉搜個人的網路群眾,都是網路霸凌的一員。
有的時候,即使你不是執行者,僅僅只是沒有伸出援手,也是幫兇的一員。
最後筆者想告訴各位,上述提及的三點皆是結構性因素,恆毅吉他不是個案,這社會還有千千萬萬個我們沒看見的「恆毅吉他們」。而我們也不應該覺得它只是個個案,而要理解為何臺灣會有如此之結構,進一步試圖減緩這樣的壓迫。畢竟,自詡為自由開放的臺灣,鼓勵高中學生多元發展,何嘗不是一種好事呢?
作者 / 馮輝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