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兩強之爭,以國際政治角度來說,親美不但是台灣必然的路線,也是維繫國家能否生存的關鍵,未來台灣將持續針對不對稱作戰進行建軍,在政治、經濟與外交更會朝向親美路線。
根據外媒披露,美國國防部正透過「堡壘台灣」(Fortress Taiwan)計畫,將台灣打造成印太地區嚇阻中共的「準盟友」。預計美國未來將對台出售七項武器,包括前陣子媒體報導的陸射魚叉反艦飛彈、海馬斯火箭系統、MQ-9無人機等,由於適逢美國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訪台,自然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然而,我們若以台灣島的作戰特性來說,台灣因地理結構,因此屬於「海島(防衛)作戰」形態,本質上凸顯出海上生命線的重要,更有扼守第一島鏈的價值。實際上中共若執意武力犯台,國土防衛作戰不限於台灣島,從海岸線以外延伸的打擊範圍皆屬於我軍作戰半徑。
「堡壘台灣」絕非在台灣島上興建大量軍事堡壘,反而是將台灣佈上各式型號的飛彈與火箭彈,讓台灣成為名副其實的「刺蝟」或「飛彈島」。從軍事投資的角度來說,飛彈/火箭彈的造價成本相對低廉,也是不對稱作戰的利器,因此不難理解這將成為國軍未來的建軍方向。
舉例而言,美方即將出售的魚叉、海馬斯火箭因射程距離超過百餘公里,不但能肩負海權守護,更能突破中共對我的海上封鎖;此外美國未來有意售台數百枚不等的反戰車飛彈,為的就是擊毀中共傳統的武力。
正當美中關係急速下降,兩強之爭的領域不光是傳統的經濟、政治與外交。美國目前針對全球(地緣)戰略來圍堵中共,在歐洲北約仍為圍堵中共在歐亞佈建的「陸上絲路」,印太地區雖地理破碎,但日本、南韓、澳洲、新加坡與印度已是美國圍堵中共的夥伴,台灣因地處要衝,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面對兩強之爭,以國際政治角度來說,親美不但是台灣必然的路線,也是維繫國家能否生存的關鍵,未來台灣將持續針對不對稱作戰進行建軍,在政治、經濟與外交更會朝向親美路線。
作者 / 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