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商回流投資,以及台灣能源配置,燃燒發電佔比提升,台灣的空污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政府始終不願意對工廠做出整治?關鍵就在於政治利益,如果將空汙成功推給交通工具,提出汰舊換新補助,民眾開心、車廠也開心,政客自然有選票,可說是三贏的局面。
有出國過的民眾一定可以發現,國外的道路上,可以見到許多老舊的車款,如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港,計程車所使用的車型,都是相當有年代感的TOYOTA汽車,無先進的輔助駕駛科技,也無影音娛樂系統。連汽車製造大國的日本,街頭上也不會見到太多新車。
反觀台灣街頭,隨處可見最新款汽車,計程車更是一個指標,只要車廠推出新車型,就可以看到不少計程車業者立刻採用。會有這樣的反差,最大的因素就來自政府政策。政府不斷提升汽機車環保法規,並祭出汰舊換新補助,來吸引民眾更換新車。
為什麼政府要這樣做呢?政府是真心為了台灣的空氣品質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從環保署所公布的數據(連結)來看,2018年CO2排放量,工業占49.46%,運輸占13.61%,服務業占10.74%,住宅占11.01%,農業占1.02%。工業才是空氣污染的元兇,運輸業排放量的三倍,都不及工業的排放量。
然而,政府卻常常甩鍋,宣稱空氣品質差,污染源來自路上移動的交通工具,並將大筆的預算,編列在運輸工具的汰舊換新,以及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卻忽略了工廠的廢煙處理設備,對於大型工廠空氣檢測不合格,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於非法的工廠,更是完全無作為。
隨著台商回流投資,以及台灣能源配置,燃燒發電佔比提升,台灣的空污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政府始終不願意對工廠做出整治?關鍵就在於政治利益,如果將空汙成功推給交通工具,提出汰舊換新補助,民眾開心、車廠也開心,政客自然有選票,可說是三贏的局面。
但如果花心力來整治工廠,會影響到企業投資、企業政治獻金,甚至會讓小工廠業主及員工抗議,對選票及政治利益都有負面的影響。且空汙也非露眼可見,整治成功,選民也不見得知道是誰的功勞。
這些算計造就了台灣奇景,街頭上可以見到許多新車,但我們的天空卻越來越灰,人民的健康何時能撥雲見日,我們只能期待民眾有更高的環保意識,別被眼前利益所吸引,才能推著政府、企業向前走,還給台灣一個乾淨無污染的天空。
作者 / 楊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