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可能持續挑起紛爭,繼香港之後,台灣、南海、南北韓、中印邊界,可能將再開闢出新戰場,且時間點會在2022年前,也就是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共領導人改選),這樣以習近平為主的政權,才得以持續維持下去。
去年中國因為逃犯條例,引發香港大規模抗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制裁,還讓香港區議會改選時,泛民主派獲得了許多新席次。這樣的結果看起來應該是中國大敗,但為何中國又再度通過國安法修正,難道不擔心悲劇再次上演嗎?中國到底想要什麼,以及中國在反送中得到了什麼。
反送中的教訓?
反送中的背景是在中美貿易戰期間,有傳聞習近平為了抓出黨內反對勢力,因而對江澤民派系為主的根據地,香港動手。也有人說是為了分散國內社會壓力,轉移執政不利的包袱。但不論原因為何,反送中確實得到了國際的關注,讓社會大眾的焦點,轉移到港府與港警的作為,忽略了中國內部社會矛盾。
在香港嚴重抗爭後,許多人預言,香港金融地位即將不保,要中國切勿引火自焚。但為什麼香港能有今天的金融中心地位,正是因為中國龐大的市場,以及開放的金融體系,也就是香港金融體系開放的一天,國際資金就很難抗拒龐大的中國市場誘惑,撤資恐怕只是紙上談兵。
習近平在盤算些什麼
習近平想要的是創建偉大的新中國,包含了科技、軍事霸主,人民幣成為主流貨幣,以及最重要的,國內政權穩定。在這次的肺炎疫情當中,中國內部經濟衰退,外部又受到各國的打壓,維穩成為了重要課題。
在經過反送中之後,中共認知到只要挑起香港國安議題,就能引發港人大規模抗爭,進而把社會、國際焦點轉移,中國就能躲避疫情的指責。且國際制裁香港與否,對中國都有利益,例如港幣被制裁,人民幣就能趁機坐大;香港喪失特殊地位,那就提早一國一制,對內還能成為政績;而如果香港維持現狀,對中國也不虧。
中國為何如此的團結
中美貿易戰、肺炎疫情後,中國依然無出現內部勢力政變,可以顯示中國政局的穩定,也許這不能說是中國的團結,而是中共這塊招牌碎了,對誰都沒有好處。文革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共內部能默許文革的發生,絕非服從毛澤東的領導,而是如果文革能轉移大饑荒的壓力,不讓中共出現政權危機,大家也只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此,可以預測中國很可能持續挑起紛爭,繼香港之後,台灣、南海、南北韓、中印邊界,可能將再開闢出新戰場,且時間點會在2022年前,也就是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共領導人改選),這樣以習近平為主的政權,才得以持續維持下去。
作者 / 楊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