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從技術追趕到邁向創新的經濟體而言,因為創新型的經濟就是創造仍未存在於市場的前沿科技,是市場上無法購買或模仿到的知識和技術,在此情況下,國家的官僚欠缺相關知識,他們沒有學習對象,也無從學起,因此國家的角色無法再像過去一樣由上而下的領導。…如今國家不再能扮演傳統意義的發展型國家,只能去建構創造知識和各種資訊交換的平台,轉型為平台型國家。
蔡英文總統連任就職演說在「產業發展策略」方面,提到要以國內需求來帶動產業發展,她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例,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戰略需求,就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蔡總統亦表示,不只有口罩國家隊,未來政府也會視各產業的規模及條件,組成國家隊,藉由政府對內部需求的保證,建立「台灣品牌」的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並且拓展到其他市場,前述強調由國家主導產業發展之觀點,正與「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內涵不謀而合。
綜合學者對發展型國家的界定,大致指國家理性的官僚體制基於長期經濟發展所需,透過租稅優惠、信用分配等各種不同的政策手段,引導私人部門往策略性產業發展,最終則是將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根據學者的詮釋,二次大戰後,日本、韓國和臺灣等東亞國家都因採取此種發展模式,致締造經濟榮景。然而,在學者王振寰所著的《追趕的極限:臺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一書中,就指出發展型國家理論雖相當程度可解釋東亞國家過往在技術追趕階段的經濟快速發展,但這些國家如今已成要轉型到創新型經濟的中度發展國家,此理論架構的指引可能有所不足。
該書又指出,早期東亞國家由於經濟發展程度較低,因此工業化大致是從勞動力密集的工業開始,而這類勞動力密集產業技術較為成熟,國家的官僚體制要訂定產業政策,可以參考先進國家的經驗,學習容易而有明確的目標,國家可以扮演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但對於從技術追趕到邁向創新的經濟體而言,因為創新型的經濟就是創造仍未存在於市場的前沿科技,是市場上無法購買或模仿到的知識和技術,在此情況下,國家的官僚欠缺相關知識,他們沒有學習對象,也無從學起,因此國家的角色無法再像過去一樣由上而下的領導。
在口罩國家隊成功後,政府部門與社會上普遍有採取發展型國家模式,意即由國家主導產業發展較易成功的迷思,事實上,口罩國家隊之所以成功,係因為產業技術係屬低端,且疫情期間國內需求自然蓬勃,銷量絕非問題,完全不需考量行銷、宣傳與研發等因素,其成功條件是非常時期的例外,而非常態,因此口罩國家隊的成功模式,難以複製到其他產業,尤其是需結合創新科技的產業。
蔡政府應清楚認知,過往的經濟發展榮光絕難再現,口罩國家隊非常態的成功更無法複製,《追趕的極限:臺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一書(連結)亦直言,如今國家不再能扮演傳統意義的發展型國家,只能去建構創造知識和各種資訊交換的平台,轉型為平台型國家。因此,在台灣邁向創新的道路上,蔡政府應精準掌握現今整體國際市場脈動暨國內產業結構的變遷,儘速創造誘發新知識與連結知識展開創新的各種平台,並就制度面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以及完善相關配套,如該書所提的大學角色轉化(強調基礎科學與人文教育,而非獨重工程)、釋放大學與研發機構的創新能量與產業結合等變革,惟有如此,台灣的經濟在創新浪潮下才有蛻變成長、逆風高飛的可能。
作者 / 王昱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