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不敢惹怒中國,連廉價的外交客套話都免了,台灣的人民可不要對甚麽「普世價值」有太大的迷信。美、日、澳、紐,可以把「台灣」之名,大大方方朗朗上口,換作德、法的政治領袖,未必如此!台灣人民對敵對友,何人可以引為「同盟」,應該可以看的清楚。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稱台灣捐贈德國的百萬片口罩是來自「其它國家」。
旣然「其它國家」可當意有所指的「專有名詞」。外交往來,不論正式或非正式,都可要求「平等互惠」原則。旣然台灣被稱作「其它國家」,我們也可稱德國為另個「其它國家」:梅克爾夫人——衆所皆知是某個「其它國家」的總理。
我們應該有的「台灣觀點」,百萬片口罩只是對德國醫䕶人員雪中送炭的「人道支援」吧了!人家政府領不領情,是另碼子事,不宜有太多期待!想想看中國市場對德國工業有多重要!再想想看德意志民族歷史上都有「東線問題」,他們必須挺東歐小國家能承受起來自東方斯拉夫民族的壓力。以今日為例:德國必須考量波羅地海三小國、烏克蘭、波蘭,甚至南向到黑海的問題:中國是如何平衡、防阻俄羅斯向西擴充的通關祕語。
防止斯拉夫西進,這是傳統德意志民族的戰略直覺。從腓特烈大帝、俾斯麥、希特勒的納粹黨,都有同様的考慮。國民黨五次圍剿中共靠的是德國納粹的軍事顧問團,戰略的目的就是為蘇聯共產帝國製造個專屬的東線問題。二次世界大戰初,德國納粹不乘勝追擊,一舉摧毀數十萬英國遠征軍,讓其輕易地從鄧克爾撤退,因為德軍參謀本部認為蘇聯才是主要敵人,錯誤以為保留大英帝國軍事實力,有利未來共同對付蘇聯共產帝國。要不是日後美國參戰,德國參謀本部的計算並沒有太離譜!
地緣政治會約束國家的戰略直覺,對德國而言情況正是如此,何況又有歷史的業要承擔。若以南韓的例子作比較,就容易瞭解。事實上,德國只是較大、較強的南韓而已:就像南韓,德國私下有很強的反美情緒,國家安全又不得不依賴駐防的美軍,不能像法國可以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功能,一筆勾消。川普總統對歐盟有敵意,因為他認為歐盟只是「法德軸心」,兩國心底都有反美情結。歐盟弱化,甚至崩壞,美國反而可以在歐陸諸小國中,找到更好的朋友和同盟,英國脫歐,為甚麼美國全力支持?
德國政府不敢惹怒中國,連廉價的外交客套話都免了,台灣的人民可不要對甚麽「普世價值」有太大的迷信。美、日、澳、紐,可以把「台灣」之名,大大方方朗朗上口,換作德、法的政治領袖,未必如此!台灣人民對敵對友,何人可以引為「同盟」,應該可以看的清楚。
即使美國切斷對WHO的財援,譚德塞還能生存的下去,因為以法國馬首為瞻,說法語的非洲國家就有一、二十個。五、六十年代在聯合國排除蔣系「中華民國」,引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法國帶領的這羣前法國殖民地的非洲國家在興風作浪。WHO的會籍以國家為單位,投票權也是如此。除非武漢肺炎繼續肆虐更長時間,甚至漫延到非洲,政治領袖們的意見才能夠丕變。大概台灣人民會繼續一段長長日子,看到這位中國的「榮譽公民」譚德塞。
「其它國家」會繼續大外宣「其它國家」,「其它國家」們也會欣然接受此類封號,不管用甚麼理由,考慮甚麼樣的利益。台灣人民不用喪氣或生氣,因為這些國家,也會實質上終究被稱作是「其它國家」,不管他們宣稱他們的文化有多優秀、國家有多尊嚴:梅克爾夫人,骨子裏只是某個「其它國家」的總理!
作者 / 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