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連任的執政之路,在817萬票的同意之下開始,但接下來要面臨的是新的國會生態、越來越分裂的投票行為和亡國感的消退,蔡英文想在執政上扮演好總統的角色,留下其歷史定位並不容易,小黨不再會因為選前的亡國感而歸隊,而是想著如何從民進黨身上攫取更多支持,中國因素退居幕後之後,蔡英文只能扎實的靠著內政表現,來贏得人民的支持,而國會生態的變化,隊友只剩基進黨的情況下,未來的執政之路將佈滿荊棘。
1月11日,下午四點投票結束,隨之而來是將近四五個小時的開票時間。幾乎從票開出的第一個小時勝負就已篤定,接下來的三四個小時,雙方人馬逐漸確信這場選舉的結果,在蔡英文召開勝選的記者會之前,蔡英文的得票數突破八百萬,最後來到八百一十七萬,創下民選總統以來最高的得票紀錄。
這場選舉,去年1月初時蔡英文還在民調的泥淖中掙扎,但一連串的外部事件,讓蔡英文守護主權的回應每每顯得游刃有餘,而對方的韓國瑜陣營,卻越發慌亂,最後想出了蓋牌效應來試圖瓦解民調落後的事實,更在政見發表會上不斷攻擊媒體作為自身被媒體批評的最後反抗。
而選後關於蔡英文到底怎麼贏的,有不少有識之士試圖解釋,但最快做出選後民調的機構為「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根據其做出的選後民調顯示,「反送中」與「吳斯懷」為最主要的投票決定因素,「反送中」導致了26.7%的民眾改變其投票選擇,而「下架吳斯懷運動」亦左右了21.8%的民眾選擇,除了上述兩個議題以外,約有6成的人未改變其偏好,亦即為藍綠雙方的基本盤。
也就是說,在藍綠基本盤正常發揮之下,民進黨其實從市政與言論破綻百出的韓國瑜身上幾乎討不到好處,尤其韓國瑜最終還是動員了國民黨的基本盤出來投票,完全的邊緣化宋楚瑜。在這一年大環境的變動下,民進黨得到的並不是政黨支持票,而是統獨票,民進黨在這場選舉得到的政黨票比2016年還少,證明分裂投票已是趨勢。
在蔡英文未來的執政環境中,值得擔心的是小黨的監督。基進黨在這次選戰作為綠營的議題前鋒,且在陳柏惟個人光環下贏得了一席,但基進黨在國會中的光譜作為小綠的存在,則會因為民進黨的完全執政而必須受到連帶檢視。至於時代力量在這次的選舉中成功了擺脫小綠的標籤,成為中性政黨的角色,但少了黃國昌,將較難以得到鎂光燈的關注。
而較為棘手的,是幾乎在光譜上取代中國國民黨的台灣民眾黨,台灣民眾黨在政治光譜,已經正式成為保守立場的政黨,且不像國民黨背負著過去威權的原罪,然而,從其不分區名單來看,充滿政治新手的民眾黨,並不被外界看好能在國會扮演好第三勢力的角色。
蔡英文連任的執政之路,在817萬票的同意之下開始,但接下來要面臨的是新的國會生態、越來越分裂的投票行為和亡國感的消退,蔡英文想在執政上扮演好總統的角色,留下其歷史定位並不容易,小黨不再會因為選前的亡國感而歸隊,而是想著如何從民進黨身上攫取更多支持,中國因素退居幕後之後,蔡英文只能扎實的靠著內政表現,來贏得人民的支持,而國會生態的變化,隊友只剩基進黨的情況下,未來的執政之路將佈滿荊棘。
作者 / 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