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世代心中真正所想的,才是大事:中華民國是指1949年以後「第二共和」的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的大小幹部以及中華民國的大小官員,每有集會,行禮如儀,默念「國父遺囑」,才是「不知今日是何夕」的大事:我們還在黙悼民國十三年「聯俄容共」的孫中山以及中國共產黨口中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到底是誰的革命?是誰的同志?
有「善心人士」努力為陷入意識形態泥沼的「中國國民黨」解套:老K,你們為甚麼不能改作「中華民國國民黨」呢?
孫中山的國民黨改名在歷史上司空見慣,因革命情勢的需要而改名,從來沒有「大是大非」的疑問?中華民國建立前,名字叫作「興中會」、「同盟會」;民國元年叫作「國民黨」,民國三年叫作「中華革命黨」,民國八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民國13年同意蘇聯「聯俄容共」的要求;民國15年、16年中國國民黨兩次申請加入「共產國際」被拒,但「共產國際」決議同意把「中國國民黨」視作「準共產黨」,把蔣介石列名共產國際中央執行委員會名譽常委。
這段「非凡的」,或者「不堪的」歷史,要不是「寧漢分裂」後的「清黨」,真不知道如何說起?歷史卻証明一件事,國民黨的先進前輩們非常勇敢,「很敢」,敢向虎山行;敢躍入世界潮流,與惡龍為伍;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沈?
歷史也証明一件事:「紅統」也是國民黨祖宗家法的一部分。要人家改名為「台灣國民黨」豈不是要人家背宗忘祖,對輝煌的歷史召喚,充耳不聞;要把國民黨的聯俄容共、左右派鬪爭、國共內戰的滂沛歷史忘卻:百年大黨當然需要有偉大的歷史填充,勝則為王,敗則為寇,這是另一回事,至少那個大舞台我們出場過 ,光榮過!
台灣新世代誰會管1949年以前發生的大歷史?對新世代而言,這是「不相干」的過去。誰會記得和討論「第2共產國際」、「第3共產國際」、甚至「2 1/2共產國際」?誰記得三十年代西班牙內戰對歐陸左派思潮的衝擊,除非你我恰巧讀了某部海明威的小說?誰管國共鬪爭的「史詩」,誰在意誰勝誰負?這是台灣新世代對民國史的「歷史解釋」。
每個世代必然會對過去歷史,不管是遺忘或懷念,或是不以為意,他們都有權利,因為他們有他們現有的獨特生命要發展。誰願意把他的生命「程式」搞的像是 一團 spaghetti ,自我矛盾,剪不斷理還亂!
郝龍斌參選國民黨主席所言的「三個必須」的最後一個必須:脫離民進黨的「台獨綁架」及共產黨的「統一勒索」。顯然郝大公子認為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之說是「台獨綁架」;而習近平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共產黨的「統一勒索」:兩者都不能接受。那麼郝大公子所能接受的還是中國共產黨、民進黨、多數台灣選民不能接受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嗎?
以此次大選的結果而論,郝公子「必湏」的觀點,已被台灣年輕世代所拋棄,那麼他所誓言的:「讓年輕世代進入(國民)黨的決策體系,成為黨的領導幹部」,豈不是自我矛盾?要讓新世代成為黨的領導幹部不可能有「必須」的先決條件。令中常委年歲不超過六十歲,中國國民黨改成「台灣國民黨」或是「中華民國國民黨」,就社會演化的現況而論,事實上,都是小事。
年輕世代心中真正所想的,才是大事:中華民國是指1949年以後「第二共和」的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的大小幹部以及中華民國的大小官員,每有集會,行禮如儀,默念「國父遺囑」,才是「不知今日是何夕」的大事:我們還在黙悼民國十三年「聯俄容共」的孫中山以及中國共產黨口中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革命尙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到底是誰的革命?是誰的同志?
作者 / 李隱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