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的雙首長制,在權力的槓桿上試圖取得均衡,譬如總裁向董事會報告,但董事長無法直接否決總裁的決策,董事會才有權力。因此,如果比較誰的權力比較大,恐怕沒有意義,因為在台積電,董事長與總裁的權力分工不同,無法在同一個基準上比較。
台積電股價近期屢創新高,帶動台股大漲,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退休後,採用「雙首長制」的企業接班模式,再次引發外界關注。所謂的雙首長制,是台積電分設董事長與總裁兩位接班人,董事長代表公司,負責對外跟政府之間的關係(因中美貿易戰而日漸重要),總裁負責對客戶的關係,把業務做好。外界一開始感到疑惑,因為台灣企業相當罕見雙首長制,「兩個太陽」是否會造成權責不明、派系鬥爭等負面影響?
經過這段時間的運作,外界比較清楚雙首長制的內涵。有財經雜誌評論,認為總裁才是台積電的真正接班人,理由是只有內控單位與兩個基金會向董事長報告,其他所有單位,超過四萬八千位員工,幾乎都由總裁指揮調度,可見權力比較大。其實,這是傳統中國的帝王思想作祟,認為天下(企業)權力只能定於一尊,真相恐非如此。
張忠謀熟悉美國企業的精隨,台積電的雙首長制其實是美式思維的產物,也就是董事長與執行長(即總裁的角色),兩者權力分立。舉一個不夠精準但容易理解的比喻,就像總統與行政院長的關係,前者對外代表國家,以及掌控國防、外交、兩岸等關鍵部門,後者則掌握行政權;但這個比喻不夠精準的原因是,在台灣的政治實務上,雙首長制的權力傾向總統,因為總統有直接選舉的民意基礎,往往比行政院長強勢。
台積電的雙首長制,在權力的槓桿上試圖取得均衡,譬如總裁向董事會報告,但董事長無法直接否決總裁的決策,董事會才有權力。因此,如果比較誰的權力比較大,恐怕沒有意義,因為在台積電,董事長與總裁的權力分工不同,無法在同一個基準上比較。
這也可見張忠謀深謀遠慮的管理智慧:首先,台積電的市值太大,足以影響台股行情,押寶單一領導人的風險過高,需要建立一個理性的、可長可久的公司治理模式。其次,為了確保企業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擴張性與競爭力,避免流於平庸,因此不適合集體領導。綜合以上考慮,建立最精簡架構的權力分工與均衡,於是有了雙首長制的誕生。
台積電經過張忠謀退休後這段時間的考驗,尤其在內外環境的配合下,近日股價又見新高,初步驗證雙首長制的可行性。若能持續數年,順利渡過下一個經濟循環,或許更能加強雙首長制的說服力,這也將是張忠謀對於台灣企業接班模式的重要貢獻與啟發。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