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很常見的吵架手法,叫做「他這樣做可以,為什麼我不行?」這聽起來有如幼稚園小孩鬥嘴的行為,背後其實蘊含了國家級的道德危機:人們爭執為的已不是正義與否,而只是想盡辦法用對手的不好,合理化自己的錯誤。
要說台灣人為什麼容易被騙,教育的缺陷其實佔很大的一部分,台灣的學生小時候背了很多歷史人物的名字,卻沒有學太多哲學,背了很多數學公式,卻沒學到什麼邏輯,所以長大之後不論是腦筋急轉彎、詐騙電話,到每次投票做的決定,都可能讓人忽悠幾句就被耍得團團轉。
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就叫做「他這樣做可以,為什麼我不行?」
這樣子的論述,最常在挺中國和戰藍綠的時候聽到,諸如「你說香港警察暴力,你怎麼不說美國的警察也會打人?」、「你說中國竊聽,你知道美國也有菱鏡計畫嗎?」、「你說我該為斷交負責,你執政的時候斷交的國家更多」、「你說我的市長請假,你們市長根本不去議會」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這類的討論在越低階的節目或是爭論上越常看到,基本上,他背後的論點就是一件事站反方的你們(或他們)也有做,所以怎麼能說我不對呢?
這乍聽之下很有道理,但只要多想一些,會發現完全沒有邏輯,因為今天當一個人在「指控」對方跟自己做一樣的事,那你究竟是要說這件事情是錯誤的(那表示你也承認自己犯了錯),還是你做的這件事其實並沒有錯(那你為何會用它來批評對手)呢?想通這背後的意義,就能理解這樣的論述根本就不是辯論,而是幼稚園小孩在吵架——我比你好一點點,你就是罪大惡極,我就是聖人神仙。
然而,把說這種話和相信這種說法的人合在一起,會發現這展現出了國家級的道德危機:當兩大群體相爭,人們為的不是那件事正義與否,辯論的也不是那件事該不該做,而只是想盡辦法用對手的不好,合理化自己的錯誤。
久而久之,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都忘了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一遇到爭議的事件,也只會查找對方有沒有幹過類似的事情,有嗎?太好!開記者會大書特書,指控對方兩套標準、欺騙選民,而那件兩方都不該做的事情,兩方也都仍在繼續做。
什麼叫做「沒有是非」?這就叫做沒有是非。
想當年那句振臂一呼的「哪個國家總統不貪污」言猶在耳,但在死忠腦粉彼此出征之餘,許多人投票的目的都還為了想改變現狀,卻他們發現不管投下誰,新官的行為舉止都相差不多。靠著這樣的「兩套標準」,如坐針氈的名嘴在政論節目上的短短幾秒鐘看來好像成功脫罪,但每說一次,抱有「藍綠一樣爛」的想法的人,就又多了一些。
作者 / 趙方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