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任道德上純屬任意的因素對分配發揮不當影響」只是強調自由市場以及形式化的機會平等,那最後得來的收入、財富分配將會不公不義。—約翰.羅爾斯
近日頻傳外送員的車禍事故,特別在國慶連假的四天中。就釀成兩死悲劇,傷亡數字仍持續增加中。讓人感到遺憾的是,須要通過外送員死傷的新聞,才能夠喚醒政府乃至於整個社會對外送員職業的關注。
針對平台業者與外送員間,是僱傭或承攬關係的法律認定,勞動部14日經調查後,終於認定平台業者與外送員間的關係為「雇傭關係」。易言之,往後將會斷絕現行平台業者慣用以「承攬關係」規避法規、撇清責任的情況,這依舊是理論上,儘管如此,還是需要給政府遲來的決策一點點掌聲。
民進黨政府勇於承擔責任,釐清承攬與雇傭關係並不容易,除了需要兼顧政策的「應然」與「實然」面,還要抵擋來自各方的遊說、批評的壓力,稍有不慎馬上就在網路上被諷刺為「資進黨」向財團靠攏。以這次的主角,科技新創為例,如同任何的新創,甚至是既有產業。他們都同樣要求「鬆綁法規」,理由無他,為的是提振經濟獲益。
悲哀的是,無論新創或既有公司,部分業者都無視勞動法令規範,唯一的不同在於新創公司正於發展階段,既有法律規範無法與時俱進,不足以提供勞動者即時的保護。也正因如此,新興行業得以轉嫁法律成本,獲得豐富獲利。就在勞動部準備出手之際,已經有反對者主張倘若將外送員納入法令規定,現行外送員獲取高額薪水的機會就會減少,下一個的聲音就是政府在扼殺外送員的工作機會。
首先要問的是,有多少人領到高額薪水?據週刊報導僅4%的外送員,月收入能達到十萬元以上。下一個實際問題,請問你要「錢」還是要「命」?即便為兼差非全職的外送員,兩人在街頭送餐時,所遭遇安全風險是一樣高,除非你不想多賺錢,那又為何來做外送?在現實的生活壓力與法律規範間的拉扯,類似的經典討論,總是一再重複,直白的說,隱藏在眾多法規背後的精神叫做「公平」。
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認為「正義即公平」,就算社會裡的利益權衡,混雜著效益、直覺、利己原則的角力。可是正義必須要遠比效益、效率成果更為重要,要注重個人權利,才可能達成正義的理想社會。
如果「放任道德上純屬任意的因素對分配發揮不當影響」只是強調自由市場以及形式化的機會平等,那最後得來的收入、財富分配將會不公不義。
作者 / 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