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政府和民眾僅會在新聞報導後錦上添花,而不是真正落實社會救助或平等對待弱勢群體,那我們只會不斷輪迴在同樣的新聞報導裡,在茶餘飯後的閒聊時間,讚嘆極少數達成大眾標準的弱勢案例,而忽略更多仍在維持生活基準線旁浮沈的待協助家庭和他們的子女。
日前媒體報導一則不畏逆境的勵志新聞,新北市一名低收入戶家庭爸爸,藉白天擔任大樓保全的機會,晚上蒐集住戶丟棄的參考書回家,用立可白塗掉書寫痕跡,讓子女重覆使用,成功幫助兒子今年考上台大醫學系,大女兒則考上政治大學中文系,這則近來少見且獨特的感人故事引起社會議論。
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同情、感動,替難得出現的翻轉階級案例感到振奮,以上幾乎是每次出現類似個案的標準大眾回應。
若從比較逆風的角度來看,這類故事傳遞的不僅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典型「成功學」,還有更多是隱藏「倖存者偏差」的思考陷阱,新聞媒體的報導讓我們注意到進入菁英高等教育窄門的倖存者,搭配標榜頂大、醫科的標籤是變相壓縮學生追求多元發展的可能性。尷尬的是,不久前才有「終結放榜新聞」的討論,如今顯然又故態復萌。或許有人認為這兩者間仍有不同,比起一般資優學生,弱勢且資優的學生較有正面的教育意義。
不過顯然這種假設只存於非弱勢群體的想法中,忽略了先天環境、後天既定印象帶來的阻礙,不只為追求理想成功與現實生活的的拉扯,而是既存問題與解決方案間出現了明顯的斷裂。觀察過去全國大專院校低收入及中低收入學生佔比的公開資料,頂尖大學如台大、政大校內的弱勢生比例極低,即便目前不斷透過繁星、拾穗計畫等特殊選才方式,希望能提高比例,可是成效依然不彰。家庭生活的困境帶來的高牆難以打破,是不爭的事實。也因此需要更多的社會幫助以及打破過去的刻板印象。矛盾在於很多人為追求傳統定義下的成功價值,付出不少心力卻徒勞無功,可能還向下沈淪。
眾所周知,國立大學學費低、資源多,私立大學則剛好相反,長久下來詭異的教育資源分配,讓許多人「因教而貧」。以往強調教育可以翻轉階級和人人都需要高等學歷的刻板印象,都是促成現在惡劣大環境的幫凶,經由偏頗的高等教育制度所形成的文憑擴張,衍伸出許多「金融化」教育商品,有人形容這是「低級教育」。某種程度,正因為社會過分強調「菁英」教育,也才有「低級」教育活躍的空間。
利用弱勢群體想要「翻身」的希望,販售代價高昂且無幫助的教育商品,正是維持社會、經濟不平等環境的另類平衡槓桿。倘若政府和民眾僅會在新聞報導後錦上添花,而不是真正落實社會救助或平等對待弱勢群體,那我們只會不斷輪迴在同樣的新聞報導裡,在茶餘飯後的閒聊時間,讚嘆極少數達成大眾標準的弱勢案例,而忽略更多仍在維持生活基準線旁浮沈的待協助家庭和他們的子女。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