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和柯文哲合作,不如和一塊叉燒合作

  • 時事
  • 民意
  • 評論

時代力量的邱顯智最好馬上下台,立委佈局作廢,重新和民進黨談合作,否則會被柯文哲壓迫到亡黨

無心台北市長的柯文哲宣布組黨,一般認為是決定參選總統的訊號,但仔細考慮各方的利益算計,柯文哲的真正目標也許擺在立委,想扮演2000年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的角色。

柯文哲組黨的主要目的何在? 圖片來源:風傳媒
柯文哲組黨的主要目的何在? 圖片來源:風傳媒

民進黨國民黨都推出自己的候選人後,柯文哲有機會和親民黨和時代力量合作。親民黨需要新的領導人,能提供免聯署參選總統的資格,時代力量支持者與柯文哲大量重疊,有現成的年輕黨組織,議員與立委,但柯文哲沒有優先與他們合作,反而自己組黨。

大膽猜測,柯文哲現在不打算選總統。柯文哲雖然從政5年來仍是政治外行,但很可能已正確認知到參選總統的勝算很低。柯文哲如果參選,韓國瑜當選的機率大增,韓國瑜當選,國民黨立委大勝後,還有柯文哲的好日子嗎?

目前民進黨立委選情悲觀,意思是國民黨選情大好,但柯文哲不是國民黨,讓國民黨立委壓倒性多數對柯沒有好處。黃國昌主張的「藍綠國會不過半」,也許就是柯文哲現在的目標。

2000到2004年的總統是民進黨陳水扁,國民黨和民進黨的立委都沒有過半,第三大黨是親民黨,使得高人氣的宋楚瑜佔據關鍵少數的位置,兩邊逢源,對於自己選不上總統的柯文哲,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定位。

成立政黨以後,柯文哲可以像宋楚瑜一樣自己參選,拉抬立委,問題是柯黨的支持度遠不如柯文哲自己,別提柯文哲如果真的選到底,藍綠夾殺又棄保下還剩下多少?就算民進黨氣勢最差的時候,柯文哲支持的人在立委補選都是慘敗,更早的議員也死傷慘重,唯一能說嘴的是自己沒有輸過,萬一選總統大敗,柯文哲恐怕真的要去偏鄉當醫師。

有人質疑,柯文哲自己不選總統,柯黨立委選的很爛怎麼辦?齁齁齁齁齁,我想是這樣的啦,本來就是藍的混不下去,綠的不要才會來當柯黨的棋子,比藍綠更爛的白色棋子死不足惜,沒實力就不要大小聲,還不是要靠師傅加持?來,再吸一口蝌粉!!

柯文哲一路走來,始終投機,自己上第一線廝殺不是最好的選擇,有勸進郭台銘選總統的風聲毫不意外,如果王金平也帶槍來投更加美妙,再加上不滿韓國瑜的自以為精英藍知識藍,簡直太黯然,太銷魂啦!

郭台銘、王金平、自以為精英藍們,利益算計上都有與柯文哲合作的機會,但他們是否想要滿足柯主席的野望仍大有疑問。柯文哲的記錄實在很差,姚文智已經陣亡,蔡英文的背還在一直流血,所有人在柯文哲眼中都是棋子,隨時可割可棄,與其和柯文哲合作,不如和一塊叉燒合作。

至少林昶佐看的比黃國昌清楚,黃國昌想要拉整個時代力量陪葬,立刻陷入高潞以用風暴,林昶佐馬上退黨,暫時留黨的洪慈庸又留下一道保險,時代力量其他人和黃國昌如果再有動作,洪慈庸隨時可以退黨讓時代力量瓦解。

柯黨壓迫下,時代力量只有和民進黨合作才有生機,我建議邱顯智最好馬上辭掉主席,黃國昌與他任內主導的立委佈局通通作廢,改由洪慈庸實質領導時代力量,和民進黨主導的聯盟重新談合作,聯手對抗藍黨和柯黨,否則時代力量很快就會邊緣化。

作者 / 費文侯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台灣民眾黨 國民黨 政治 時代力量 柯文哲 黃國昌
2019-08-03 費文侯

Post navigation

統獨是假議題!什麼才是真的? → ← 「洪水猛獸」的柯P能撐多久 ?

Related Posts

析論三足鼎立下的選舉大勢:談賴侯柯的勝利方程式

今年年初不論是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的總統後選人人選皆已底定。然而若細談這三黨候選人,分別是: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之選舉戰略,則發現其重要的政治訊息。 首先,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自初選前,亦將郭台銘拉入其中,希望透過此人的投入,使侯友宜在新北市繼續「侯侯做代誌」與參與總統大選之中擇一而仕。如今六月初國民黨內部基本上已確定由侯友宜出線。然而,細論侯友宜之背景,此人為警專校體系出身,亦從基層爬上。就以實務層面而言,他歷經五年新北市市長歷練,基層公務歷練,早非全然的政治素人。此外,在多次媒體的場合,他很清楚「表態」意味著失分,也與他個人「實務經驗豐富」的形象背道而馳。侯雨其政治幕僚打算以「戰略模糊」加以「隱短」。事實上,這個策略是奏效的,因為台灣社會喜歡溫良恭儉讓,並在重大事件中表示陽剛且果決的特質。然而能否在各種「攻防」中得分,仍需考驗侯友宜在後續議題的發揮。整體而言,他其實需要一個能扛住砲火的總幹事,能代表他的立場並且與之交鋒。從目前的新聞風向與個人公開發言,在不得罪深藍與淺藍之間鞏固基本盤,並且在大選最後的時刻一舉整併柯文哲的票源,或許是其思考的重要戰略方針。 其次,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自2020年大選時與蔡英文團隊正式交鋒。在網路輿論被貼為「老綠男」的代表、「台獨金孫」等,具有訕笑意味的詞彙。然而在該次選舉,卻能迅速與蔡英文整合,使民進黨在總統大選獲得空前勝利。相對於蔡英文的「多元‧溫柔‧堅定」等柔性特質,賴清德既無法蕭規曹隨,細究此人設亦需要當時的社會風向。在當時,蔡英文承諾並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這無疑提供了她重要的政治舞台。回過頭來,賴清德面臨的是更加嚴峻的國際局勢,臺灣的國家安全正受中共壓迫。換句話說,他必須展現其「整合」力量。這幾個禮拜身為民進黨黨主席以「民主大聯盟」以團結臺灣各黨各派勢力,試圖將「整合」的效益發揮極致。不過近期該黨性騷擾風波仍須謹慎處理,在繼承蔡英文的多元價值、性別平權的立場下,展現出能向社會大眾交代的能力。換句話說,民進黨雖然在支持度仍維持領先態勢,此次衝擊如能迅速止血,那麼「打斷手骨顛倒勇」獲得最終大選,亦是指日可待。 最後,民眾黨的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其整體策略不在於勝選。而是如何維持兩黨爭執中的砝碼。事實上,柯文哲有參與此次選舉的重要理由,即避免該黨泡沫化,維持政黨票,以鞏固不分區立委席次。然而,若細究其可能獲勝的方程式,共有三部。第一步,即獲取淺藍與泛藍票源。其採取的手段可能是透過與郭台銘合作,作為重要的政治資源。第二步,透過積極回應議題,以「批藍三成打綠七成」的方式,將侯友宜的靜默,作為自身爭取藍營票源的跳板。最終,若能引發藍營棄保,那麼贏得總統大選,亦非不可能。 然綜觀這三位候選人的個人特質與政黨,如要面對臺灣在國防外交等壓力,仍需思考其黨是否具備完善的政治人才庫,以及上任後的「即戰力」的能力。在蔡英文總統任內,在美中對峙下,其投入歐美日民主同盟陣營。如果要維持或超越這個路線,或許應思考三位候選人在這些議題的回應。最終,不論哪一位候選人獲得勝利,仍希望能將臺灣帶向穩定、安全的局面。 作者/YC

換侯是假議題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總統大選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在「三角督」中墊底,僅獲18.3%的支持率,回顧2015年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發動撤銷該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提名時,彼時洪秀柱的民調是16.7%,侯友宜和當年換柱防線僅距1.6%的支持率,故輿論熱議國民黨可能將上演「換柱2.0」,意即撤銷侯友宜提名改派其他有勝望的人選,然筆者認為,換侯只是假議題,理由如下: 一、侯友宜與洪秀柱的條件迥異:2015年國民黨換柱的背景,是每位有志於總統大位的黨內天王,都自認自己的民調可勝過洪秀柱,事實上,洪秀柱僅具立法委員與立法院副院長的資歷,既無中央部會歷練,也未擔任過民選地方行政首長,挑戰總統大位的政治份量著實不足;但侯友宜曾任警政署長、新北市副市長,兩度當選新北市長也都突破百萬票,得票率更從2018的57%上升至去年的62%,顯見其歷練完整且有強大的民意基礎,堪稱國民黨內最強天王,放眼藍營,誰的民望足以和侯爭鋒? 二、黨主席朱立倫不願再重蹈換柱覆轍:換柱事件讓當時作為黨主席的朱立倫因總統候選人提名作業反覆不定而飽受黨內批評,重挫朱立倫政治威信,甚至朱立倫後來也多次公開向洪秀柱致歉;換柱事件殷鑒不遠,今又回鍋黨主席的朱立倫斷無可能讓慘劇重演,讓自己成為藍營敗選的頭號戰犯。更何況,假使換侯成真而「侯下朱上」,那數度宣稱2024年總統大選最強名單「沒有包括我,沒有我」的朱立倫,豈非自打嘴巴?另倘若是「侯下郭上」,間接承認國民黨徵召的人選並非最強棒,國民黨黨中央的公信力將不復存在! 縱使國民黨不換侯,但如果侯友宜的民調如溜滑梯般繼續下跌,而郭台銘又持續「挺柯抑侯」,侯友宜的民調實有可能長期屈居第三,屆時不僅無法發揮「母雞帶小雞」效益,反而國民黨立委參選人未來還可能要「小雞帶母雞」幫侯友宜抬轎,問題是面對選區內綠營和民眾黨候選人的挑戰,國民黨的小雞恐怕都自身難保了,何來拉抬母雞的餘裕? 若2024年國民黨輸掉總統,也未能成為國會多數黨,朱立倫勢難保住黨主席大位,失去黨主席,其政治生命等同宣告終結,這恐怕是有政治精算師之稱的朱立倫,此刻正盤算與苦惱的! 作者/王昱培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近日台灣政壇不斷爆出性醜聞,許多政治圈內人士被指控性騷擾、性侵,甚至外溢到台灣政治圈以外,比如說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貝嶺等人也被指控涉及性騷擾、性侵等情事,而這場性平風暴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性平風暴幾乎橫掃朝野政黨,無論是執政的民進黨、在野的國民黨及民眾黨等等,都陸續涉入黨內成員被指控性騷擾、性侵,以及黨部中高層涉嫌包庇吃案的泥淖。這突顯著過去政治圈內為人所詬病的男性沙文主義、「潛規則」陋習對於朝野政黨的負面影響有多麼深刻。 而同樣的,身為中國民運人士王丹等人也不能免於遭到同樣的指控,顯示著中國流亡民運圈有著同樣的問題要面對。 更重要的是除了政治圈,台灣社會其他領域是否也將面臨同樣的風暴?從目前的情勢發展看來是極有可能的,正如過去有論者所指出的那樣,在台灣的公私部門如媒體界、企業界、公務機關甚至軍警、情治單位都存在著權力不對等、欠缺性平觀念、申訴管道不彰等問題,過去不乏發生過這樣性騷擾、性侵的案例,只是沒有發展到如這次政治圈性平風暴的程度,換句話說,在這些公私部門性平問題的火種是存在的,只是欠缺點燃的引信。 正如觀察家李濠仲在《上報》為文所指出的: 「如果實際上政治圈才是台灣最容易鬆動固有性別文化的場域,那表示在台灣,其他圈、界的性別枷鎖只有更牢固、更頑強,台版#MeToo的發展就很可能會和美國不一樣。即美國的社會力影響了政治,政治再以法律變革回應社會整體期待,則當下台灣的政治風暴,有沒有可能催化成為一個意外的社會變革呢?」 台灣性平風暴是否能帶動社會變革的關鍵,在於台灣公眾是否能跳脫選舉的干擾,從社會教育、法律制度、觀念等各層面作積極的檢討、反省,並改正過去在性平問題上的盲點和不足,才能讓這股性平風暴為台灣社會帶來正向而持久的改變,反之,如果只是把性平風暴視為政治泥巴戰、「戰男女」口水戰,最後只是辜負這些當事人以自身遭遇控訴的勇氣,也無助於建立一個邁向性別平權、尊重多元性向的社會。 作者/洄瀾客

為什麼性平風波不必大局為重:談價值、觀念的革命

近來政壇掀起國外曾有過的ME TOO風潮,台灣從政治圈到學界、文化界涉入的相關人等不知凡幾,這不只是一場台灣前所未有的風潮,更是一次重要的價值與觀念革命,重新思索人與人互動的界線與分寸。而這之所以這與大局為重無關,就在於這場運動的大局就是全國人民,不應摻雜政治陰謀論,而是應當回到人性的根本。 首先,這場風波當中受害者其實多為女性,許多男性在互動上長期由於父權文化脈絡,以及社會賦予的男強女弱刻板形象,使得許多男性為施展性別上的陽剛特徵,經常冒犯異性而毫不自知,甚至引以為傲。這種錯誤的觀念,其實是亞洲長年父系社會的殘留陰影,只有搞清楚自己錯在哪,這場運動才不會只是數人頭的獵巫,卻無助於化解問題的本質。 因此,就如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所說,不贊成這些事件循司法途徑。因為,在司法當中更重視的是證據法則,而不全然憑藉當事人感受而論罪,特別是在封閉性高的處所,或是權力不對等的敵意環境,或是利用職權施予恩惠的錯誤情境,都可能造成加害者逍遙法外,被害者苦無充分證據而黯然神傷。因此,唯有透過行政調查,以及加強知識性的教育,才有可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 故校園教育就相當重要,而這又必須體現在對所有性別、性傾向者的尊重。例如校園中就應當建立一個性別友善的社會,更不應在教育者言行中,出現對於特定性別的刻板印象,尤其不可從小縱容或建立霸凌文化,這種行為模式長久下來都只會加深更不正常的性別互動模式。 再者,社會結構不可以縱容性騷擾及職場霸凌文化。特別是亞洲社會,經常將錯誤的應對或管理方式,理解成是吃苦耐勞,其本質就是霸凌與性騷擾,特別是職場的精神霸凌已經習以為常,某些企業管理者,更以他人的生理狀態作為判別工作認真與否的標準,都是徹底的誤讀價值。尤其莫把企業財報作為領導文化的聖經,因為對人與人間的尊重,應該是做人最基本的條件。這與企業高大與否、賺錢與否都無關,一個重視人倫常理的社會,自然能獲歡迎、財報定會不俗。這也是近年國際社會推動ESG評鑑的重要核心價值。 最後,這場性平風波,我們都希望不要界定在政治或特定領域,而是應該成為一場社會的思想革命。這當中沒有誰得利,反之是應該不能再有任何一個受害者。當然政黨作為國家執政的來源,在候選人的篩選上,與異性健康正常的互動,應該是最基本的價值,不要提名有偷拍或是性騷爭議者,更是最關鍵的態度。這場社會思辯的運動,政黨能否應對得宜,關係的不是選舉勝負而是台灣的未來! 作者/慎之

Recent Posts

台灣為何還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

台灣為何還要每年紀念六四天安門?

多數台灣人皆認為台灣不屬於中國,但為何我們每年仍要紀念發生在中共統治下的天安門事件呢?隨著台灣與中國漸行漸遠,每年的六月四日總是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但事實上這是意義相當重大的。不僅關乎亞洲碩果僅存的民主,更是關乎台灣的未來。 [...]

More Info
析論三足鼎立下的選舉大勢:談賴侯柯的勝利方程式

析論三足鼎立下的選舉大勢:談賴侯柯的勝利方程式

今年年初不論是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的總統後選人人選皆已底定。然而若細談這三黨候選人,分別是: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之選舉戰略,則發現其重要的政治訊息。 [...]

More Info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如何看台版Me Too運動的發酵

近日台灣政壇不斷爆出性醜聞,許多政治圈內人士被指控性騷擾、性侵,甚至外溢到台灣政治圈以外,比如說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貝嶺等人也被指控涉及性騷擾、性侵等情事,而這場性平風暴仍然在持續發酵中。 [...]

More Info
換侯是假議題

換侯是假議題

《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總統大選民調結果顯示,侯友宜在「三角督」中墊底,僅獲18.3%的支持率,回顧2015年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發動撤銷該黨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提名時,彼時洪秀柱的民調是16.7%,侯友宜和當年換柱防線僅距1.6%的支持率,故輿論熱議國民黨可能將上演「換柱2.0」,意即撤銷侯友宜提名改派其他有勝望的人選,然筆者認為,換侯只是假議題,理由如下: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