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來「韓粉」的風潮狂襲,中國人與台灣人的認同正在彼此激化,一部分也與政黨傾向有所關聯。但如果回到國族認同的議題上,台灣選擇要與中國區別,無論是要拒絕統一、一國兩制,率先凝聚台灣人認同是必要的。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日前發布關於「台灣認同」的調查數據,台灣人的認同比例,繼2014年達到有史以來的高峰60.6%之後,連續4年下降,今年終於再度回升,回到了56.9%。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是3.6%,覺得自己兩者都是的下降到36.5%,與歷年的數據相比,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是自2014年來,首次提高,也引起外界關注。
自1992年起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每年都會對全台民眾進行電話民意調查。最主要的問題為「請問你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是」如今調查已經做到第27年,也是台灣政治學界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台灣因為複雜的歷史與政治因素,導致民眾在國族認同上普遍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特別是在本土台灣、外來中國的認同上出現明顯歧異,這連帶也與國家定位上「統一」、「獨立」的議題有直接的關係,並且在投票意向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而改變個人國族認同的原因,除了受自身家庭背景、教育等內在因素外,短期上也會遭外來事件波動,如2014年經歷太陽花學運,整體台灣認同達到高峰,今年同樣受習近平「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香港「反送中」運動等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導致台灣認同比例回升。長期來看,年輕民眾受本土化認同與教育的影響,台灣認同逐漸強化,形成所謂「天然獨」。與此相對,中國認同則會逐步隨歷史的時間演進,認同者慢慢凋零正常減少。
不過,若要把國族認同轉化成選票,則沒有如此單純。認同自己為台灣人,是否就代表支持台灣獨立,或是在光譜靠近民進黨,就可以進而轉換為支持度的結果並不顯著。同時比較台灣統獨趨勢的民調狀況,台灣認同的上升趨勢並沒有與支持兩岸統一或支持台灣獨立有深層的連動關係。
國族認同與統獨議題當中的關聯,某種程度與中華民國既有體制的框架、中國不放棄武力統一有關,最大宗的選項會以維持現狀,雖然比例上也是逐年遞減往獨立偏移。另外在常見的民調問法中習慣以設定條件的方式做處理,題目通常是「若宣布獨立不會引起中國攻擊台灣」等的問法,在這此種前提下,獨立的比例又會更高。有趣的是,在統一的問題中,就算中國「民主化」,統一的認同度仍舊不高。
雖然近來「韓粉」的風潮狂襲,中國人與台灣人的認同正在彼此激化,一部分也與政黨傾向有所關聯。但如果回到國族認同的議題上,台灣選擇要與中國區別,無論是要拒絕統一、一國兩制,率先凝聚台灣人認同是必要的。
這在選舉上不見得馬上就會顯露的投票傾向,但仍然是一個必須要做的具體方向,總歸一句「選舉是一時,激情結束仍要凝聚團結」。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