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味著做自己的主人。」民眾與政治間應該有所互動,應該要打破對「民主無感」與自己生活無關的說法。在即將到來的選舉季節,也別忘記選舉投票賦予民眾有剔除糟糕政治人物的能力。身為基層民眾的我們更應該把握機會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民主進步黨2020總統初選電視政見發表會,週六下午正式結束。這也是總統蔡英文和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首度於黨內初選開打後的歷史同台。與此同時,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總統造勢大會也在花蓮舉行。
外界除了關注蔡英文、賴清德在政見發表會的表現外,也在注意韓國瑜造勢場合的熱鬧程度。但對於廣大的台灣民眾而言,無論是否有既定支持的政治立場與偏見。重要的是,要評估政治人物在政治上的表現,以此做為投票意象抉擇的標準。
政治學上為評估政治表現,有提供了簡單的標準,其中最常聽聞的比較方式,莫國於強調「物質上的表現」。眾所周知,選舉政治總是受到經濟議題的支配。經濟繁榮時,執政黨通常有較高機會連任。反之,遇上經濟危機時則連任機率低。所以,執政黨會盡可能強調經濟成果,在野黨則會盡可能指出經濟缺失。此時有無實際感受到大環境的「景氣上升」,究竟會不會「發大財」是民眾的投票行為中所考量的事。
這也符合投票行為理論,在「理性的選擇模式」下,民眾普遍會基於個人私利來決定選舉偏好。當傳統政黨認同的比率逐漸衰退,投票行為帶有部分工具性。並且作為對政治人物或政黨的追溯性評論,是否有明確讓人民有感的政績,將會是重中之重。如今民眾的投票行為開始如同逛街買菜的消費者一般隨意,政治人物開始了解「議題投票」的重要性,但無庸置疑的同時也要「履行」選舉諾言。
如果只是一昧追求「空泛語詞」的操作,或許短期可以透過個人「形象政治」的操作動員,可以激起對民眾間「民粹式」的激情反應。長期來看,民眾的公民意識能否揮別「誰能夠掌握現場的群眾,誰也就能夠取得政治權力」的政治公關策略,我們應該對此抱有信心。
最後回歸政治表現評估的本質,要檢視政治人物是否能夠代表個人公民意志,成功擴大個人的自主性範圍。誠如盧梭所言,「自由意味著做自己的主人。」民眾與政治間應該有所互動,應該要打破對「民主無感」與自己生活無關的說法。在即將到來的選舉季節,也別忘記選舉投票賦予民眾有剔除糟糕政治人物的能力。身為基層民眾的我們更應該把握機會做出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