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夠好好正視五四以降的民國文化帶給臺灣的遺產,臺灣的文化在世界的舞臺上,其實能夠散發出亮麗的光芒。畢竟,能夠在民主化的進程中結合傳統文化,並非每個國家都能順利實行。
今年是五四百年,中研院文哲所和臺大主辦了一系列的研討會、講座,但在民間,百年的五四似乎沒有引起太大的漣漪。或許有人會質疑,五四運動跟臺灣有什麼關係?1919年爆發五四運動後,當時的臺灣還處於日治時期,隔年,知識分子陳炘在《台灣青年》創刊號發表了〈文學與職務〉這篇文章,內文鼓勵臺灣作家要如同中國的白話文運動一樣,提倡白話文、不要用艱澀的古文來寫文學作品。廣義的五四運動帶給臺灣的影響,恐怕還得重新評估。
中國最早翻譯西學的學者,當推嚴復。嚴復曾翻譯過Mill 的On Liberty,現在一般譯為《論自由》,但他當時將之譯為《群己權界論》,並且在〈譯序〉裡說:
十稔之間,吾國考西政者日益眾,於是自繇之說常聞於士大夫。顧竺舊者既驚怖其言,目為洪水猛獸之邪說;喜新者又恣肆泛濫,盪然不得其義之所歸。以二者之皆譏,則取舊譯英人穆勒氏書,顏曰《群已權界記》
嚴復的「二者之皆譏」,表明了一種既不固守在傳統文化之中,又不一昧地崇向西學的態度。
事隔百年,該如何看待五四呢?臺灣的發聲地位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會牽涉到不同的「史觀」,即臺灣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荷西的數百年歷史(跟中國關係不大),或者是延續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學者葉浩稱之為多重「時差」,這個「時差」曾經為臺灣帶來許多紛爭與衝突。但多重視時差的史觀、文化觀何嘗不能是另一種形塑臺灣獨特文化的「契機」?
一般常見的認知是,以儒家為主流的中華文化,在歷史上總是鞏固了君主專制的地位,至少是很常被利用,但在民國時期的中華文化,卻因為西學的衝擊,而混雜了現代性的多元文化。在這劇烈的文化交流、激盪、衝擊的時代裡,中華文化不會只是一成不變的僵化體系。學者何乏筆說:「承認現代的中華文化必定是一種多元的文化,是一種混融許多外來文化資源的混雜文化。民國文化之所以為現代,即是因為展現出高度的學習和轉化能力。」在那時期,很多的傳統文化已經融合了西學而鑄造出新的面貌。民國文人中,提倡民主與科學的胡適、張佛泉、殷海光,以及力圖在儒家傳統中開展出現代性意涵的牟宗三、徐復觀等人,影響了後來臺灣5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這一波民主化運動雖然沒有成功讓臺灣實現民主制度,卻埋下了日後發芽的種子。
臺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從歷史發展來看,廣義的中華文化、日本文化、西方文化和原住民文化的多元交織,構成了今天臺灣的文化主體。在這多元的文化來源之中,民國文人的精神與文化,恐怕依然影響當今的臺灣甚深。要建立臺灣的文化主體,不必然要徹底「去中國化」,但卻必須謹慎「中共因素」的無形滲透與支配。楊照主張「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其實也展現了某種臺灣主體的氣魄。
若能夠好好正視五四以降的民國文化帶給臺灣的遺產,臺灣的文化在世界的舞臺上,其實能夠散發出亮麗的光芒。畢竟,能夠在民主化的進程中結合傳統文化,並非每個國家都能順利實行。如今的臺灣,可以看到自由、民主、權利、正義、寬容等西方的核心價值融入在公共領域裡,同時也可以看到語言、文學、藝術、宗教、飲食、娛樂等的活動仍然保有中華文化的活力。這些現象,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未來臺灣的文化定位。
作者 / 陳康寧